人气 236

电子书 图说中国节 [复制链接]

九艺网 2017-4-25 08:56:02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图说中国节:万紫千红总是春作  者: 大乔 出  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定  价: 32元 ISBN: 9787500473817 出版日期: 2009-01 版  次: 1 标  签: 中国传统节日 民俗 社会学 所属分类: 生活?健康 国学?宗教 评价本书 ? 0/5 ? 1 ? 2 ? 3 ? 4 ? 5 ? 0 0 0 0 0 本书为授权连载,禁止转载。【本书简介】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说明和介绍,是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民俗的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目录】   
    第一部分立春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个与传统年节最为接近的节气--不只在于时间接近,更在于去旧迎新意念的接近。由于我国传统上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农业国,且"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每当春天来临--立春的时候,礼俗活动就多了起来,节气之一的立春也就俨然成了一个节日。立春日的节俗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迎春、鞭春、咬春等,表现的主要是欢庆春天到来、劝励农耕、祈求一年丰稔的主题。 ? 1.幡胜迎春 ? 2.鞭春劝农 ? 3.咬春祈福
     第二部分春节在我国历史上,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民国以来,我国实行公元纪年,元旦一词专用于公历新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称春节。不过,两千多年的传统印痕毕竟难以遽然抹去,我们这里的叙述中,提到的更多是元旦;何况,在我国,还有一个与"春"之节令关系更为紧密的节日--立春。 ? 1.元旦绎释 ? 2.鸡日贴画鸡 ? 3.椒酒颂新 ? 4.拜年贺节 第三部分破五我国传统的年节,元旦之后,几乎每天都有相应的节俗,但又都是元旦的延续。到了初五,有了一些独立的节俗,如送穷、开市等等,这一天也就成了一个独特的节日。正月初五,也叫"破五"。之所以叫破五,是因为此前几天的禁忌,到今天全都可以破除。而这里的所谓禁忌,有不倒垃圾,有不出远门,有不动碾磨碓臼,有不事女工针黹,甚至有不汲新水……但最核心的,是这几天不向外倾倒垃圾。但到了破五,一切禁忌皆可破除,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可以进行,商铺也开始营业了。 ? 1.破五送穷 ? 2.祭神开业 ? 3.人日 ? 4.十不动 ? 5.老鼠嫁女日 第四部分元宵节元旦之后,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随着熙来攘往的贺年步迈,又一个大节日来到,那就是元宵节。泛而言之,元宵节是整个年节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国社会一年中最红火热闹的时节。 ? 1.上元概说 ? 2.节俗原始 ? 3.食元宵 ? 4.闹元宵 ? 5.元宵俗信 第五部分灯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最突出的节物是灯,在节日前后的几天里,整个中国大地都市、村镇就成了灯的海洋。人们流连于灯光月影间,观赏花灯,享受快乐,少男少女们或者还搬演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一年之中,没有哪一天的夜晚比得上元宵节夜晚这般红火,这般逍遥,这般浪漫的了。 ? 1.灯节由来 ? 2.花灯与灯市 ? 3.打灯谜 ? 4.旖旎元夕 ? 5.冰灯节 ? 6.燕九节 ? 7.填仓节 ? 8.天穿节 ? 9.中和节 ? 10.龙抬头日 ? 11.社日 第六部分花朝节花朝、月夕,这是中国岁节之中安排最妙的两个节日,由此,不难看出民众在此动用的心力。仲春百花盛开、繁花似锦的时候安排一个花朝,仲秋天高气爽、月朗星稀的时候点缀一个月夕,其间,人的心智的美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 ? 1.花朝与花神 ? 2.赏红、种花、扑蝶会 ? 3.挑菜节 ? 4.寒食节 第七部分清明节清明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这个节日的传统节俗活动是上坟扫墓祭奠先人,还有插柳、踏青等。扫墓、插柳是清明独特的节俗,而踏青则是与上巳节等共有的节俗。 ? 1.扫墓祭先 ? 2.插柳戴柳 ? 3.秋千风筝 第八部分上巳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再也没有哪些节日像上巳、寒食、清明、踏青这几个节日打得那么火热了--它们节期接近,节俗部分重叠,有些难解难分。但细细推敲起来,还是各有源头、各自独立的。 ? 1.上巳溯源 ? 2.曲水流觞 ? 3.踏青节 ? 4.三月三 ? 幡胜迎春 ? 字体 [大 中 小] ?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因此在这个日子有迎春、庆春之举。   迎春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节俗活动,早在先秦就已经存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说:"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这里的迎春是一种国家祀典,后来和鞭牛劝春结合在了一起,一直延续到晚近。   民间士庶的迎春,要简单却有趣得多。贴宜春帖、戴华胜、挂春幡,表达迎春庆春之意外,也在百花绽放之前就把春天装扮得烂漫多彩。   宜春帖也叫"春帖"、"宜春方字"。"宜春",大意为春天是个很相宜的季节,是祝颂春天的语汇;宜春帖,就是写有这两个字的帖。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晋代已有贴宜春帖之俗,只是未说明贴在何处。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月令》,则明确指出是贴在门上:"立春日,贴宜春字于门。"后来,这天所贴的帖子,不仅写"宜春"二字,也有"福"、"喜"等字。这种习俗现在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所写为"宜春"或"迎春接福"等字样。   《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贴宜春帖,是和"剪彩为燕以戴之"联系的。这里的彩燕,与人胜、华胜同类,是一种燕子形的妇女装饰品。所以用燕形,大概是与燕回春到的候鸟习性有关。当然也有不用燕形而用别的形状的,如蝶形、钱形。又因为是在立春日簪戴,所以也叫"春胜"。   还有一种剪成旗幡形状的立春装饰品,叫春幡。它有戴在头上的,也有挂在树上的。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有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在唐代,这些用品不仅流行于士大夫家,宫廷还以此赏赐宫娥、臣下。孙思邈《千金月令》就说:"唐制,立春赐三宫彩胜,各有差。"宋代一仍其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说:"立春日,自郎官、御史、寺监、长贰以上皆赐春幡胜,以罗为之;宰执、亲王、近臣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当然,春胜、春幡更多地还是存在于民间,而且不仅自己簪戴,还可以送人。《熙朝乐事》说:"立春之仪……民间妇女各以春幡春胜镂金簇彩,为燕蝶之属,问遗亲属,缀之钗头。"而且不只妇女簪戴,男子也有戴的--苏轼立春日簪戴的幡胜多过了弟弟苏辙,侄儿们打趣他:"伯伯老人也簪那么些幡胜么?" ? 鞭春劝农 ? 字体 [大 中 小] ?   立春的另外一种节俗是鞭春,这种节俗虽然也源自上古的迎春庆春,但中古以后则更多指向祈祝丰收--向春神乞求,向土牛祷祝。   先秦时代的迎春,并未涉及什么春神、春牛,典籍里只提到迎春于东郊。到汉代,开始有土牛耕人、青帝句芒的记载。《后汉书?祭祀志》说:"立春之日,迎春人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礼仪志》也说:"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令史皆服青帻、立春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仪俗中之所以"车骑服饰皆青",是因为当时的观念中春属东方,东方为青色,春神之所以叫"青帝",也正是这个原因。句芒神本为木神,因为树木盛于春天,他也被当成了春神;而在后来的鞭春牛之俗中,他又充当了那年执策(鞭)打牛的角色。   汉代的立春节俗中虽然有"施土牛耕人""以示兆民"催劝农耕,但还未提到鞭春。唐代以后,出现了"执杖鞭牛"之举,这也就是所谓鞭春、鞭春牛、打春牛。宋代及其后的鞭春之举由皇帝、官吏或句芒神进行,因其所在地及规模、时代而不一。此外,进春、馈赠小春牛、以春牛碎片馈赠或祝吉的习俗也已经形成、流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的鞭春习俗说:   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于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妆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国朝会要》和《皇朝岁时杂记》也说:   《国朝会要》:令立春前五日,都邑并造土牛耕夫犁具于大门外之东,是日黎明,有司为坛以祭先农,官吏各具彩杖,环击牛者三,所以示劝耕之意。……   《皇朝岁时杂记》:立春,鞭牛讫,庶民杂沓如堵,顷刻间分裂都尽。又相攘夺,以致毁伤身体者,岁岁有之。得牛肉者,其家宜蚕,亦治病。   关于土牛的形制及颜色等,宋代曾由官方颁布了一部《土牛经》,宋邱光庭《兼明书》以及近世《长沙县志》等都有详尽记载,并且鞭打部位还因立春日在年节前后而不同。《长沙县志》说:"岁前立春,芒神执策当牛肩,元旦后立春,当牛腹,上元后立春,当牛膝,示农事早晚。"《岁时广记》引《删定月令》也说:"若立春在十二月望前,策牛人近前,示农早也;月晦及正旦则中,示农平也;正月望则近后,示农晚民。"   不过,老百姓似乎不大注意什么部位,为了丰收,只管尽情地鞭打了去:   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   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   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 ? 咬春祈福 ? 字体 [大 中 小] ?   岁节活动多与饮食相关,立春也是如此,相关的饮食活动叫咬春。所谓咬春,就是吃某些生菜或春饼。这种习俗与贴宜春字一样,《荆楚岁时记》都曾予以记载,可见当时已有此俗。   咬春也叫"食春菜",所食大多是生菜,诸如萝卜、青韭菜、芹菜等。盛这些生菜的盘子,也叫"春盘"或"五辛盘",所以咬春之举也"荐春盘"、"献辛盘"。总的来说,春盘中的生菜,最初比较简单,愈到后来就愈丰富。比如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朝廷后苑制作的春盘,"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各极精巧,每盘值万钱"。   春菜最初是否整吃,不得而知,但后来却肯定是切成丝条食用了。杜甫《立春》诗中有"春日春盘细生菜"的句子,可见当时已经是切丝食用了。后来更有用面饼卷了菜丝食用的,叫春饼或春卷。在宋明时代,还有朝廷立春日赐百官春饼的。今天,春饼、春卷也还是人们的节令美食。   关于咬春的用意,有说是迎新的,如《齐人月令》说:"凡立春日食生菜,不可过多,取迎新之意而已。"有说是排解春困的,如《燕京岁时记》说:"立春日,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去春困。"也有说可以免除疥疾、预防病患的。 ? 元旦绎释 ? 字体 [大 中 小] ?   元旦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本来指太阳刚刚出来,这里可以解释为"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梁代萧子云诗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元旦还称作"三元",唐徐坚《初学记》引隋杜台卿《王烛宝典》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三元",三元的解释为"岁之元,时(季)之元,月之元"。当然,"三元"一语意义颇多,如岁时称谓中除指元旦外,还指正、七、十月十五上、中、下三元。   同样从年、季、月三个方面考虑,元旦还称为"三始"、"三朝",《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注释引用如淳的话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此外,元旦还有端日、岁朝、正日、正旦等别称。又有"新正"之称,既指元旦,如唐代僧皎然《送邬参之洪州觐兄弟》诗云:"外别经离乱,新正忆弟兄";也指正月,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云:"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   从元旦的所有这些别称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元旦的认识。 ? 鸡日贴画鸡 ? 字体 [大 中 小] ?   元旦的一些节俗是从除夕延续下来的,但更多的是有着独立寓意的新的习俗,诸如贴画鸡、饮椒酒、拜年等等。元旦也叫"鸡日",这也可以说是古人对新正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古人以阴阳观念来解释事物,认为鸡是阳物,元旦也属阳,有着同样的属性。基于这样的认识,鸡也便在元旦的礼俗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用鸡辟邪,方法是杀鸡著门上或贴画鸡于门,《太平御览》引裴玄《新言》说:"正朝县官杀羊悬其头于门,又斫鸡以副之,俗说以厌厉。"《风俗通》也说:"以雄鸡着门上,以和阴阳。"宗懔《荆楚岁时记》还说:"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元旦用鸡辟邪,显然是源自鸡的特性,如《花镜》所言:"雄能角胜,目能辟邪。"   正像我国的许多信仰活动都经历了由消极禳解到积极祈祝的过程一样,元旦以鸡辟邪,后来也发展为以鸡祈福。清人周亮工《书影》说:"正月一日,贴画鸡。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州贵人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旦张之。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这里所谈鸡的吉祥意义,是由于"鸡"和"吉"的谐音而来的。此外,这种吉祥意义的产生也还在于鸡的德行。古人认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韩诗外传》),《花镜》将它具体化说:"五德:首顶冠,文也;足博距,武也;见敌能斗,勇也;遇食呼群,仁也;守夜有时,信也。" ? 椒酒颂新 ? 字体 [大 中 小] ?     元旦别称鸡日以及贴画鸡之俗,都有民俗信仰为其基础,其他的节物和节俗也是如此。这里主要谈谈元旦的独特饮食。   元旦的独特饮食,主要是饮品,诸如桃汤、柏酒、屠苏、椒酒等。它们有的意在驱辟不吉,更多的则是祈春祝颂。   屠苏是古代诗人多曾吟咏过的一种元旦饮品。相传屠苏是村外草庵之名,有人曾住在其中,每到除夕就送村里人一种药剂,让人们把它装在布囊里,浸入井水中,元旦取井水放在酒樽里饮用,说是这样就不会得瘟疫(《岁华纪丽》注)。这种屠苏酒,也写作酴酥、屠酥。   桃汤。这是一种用桃煮的汤。原本是借桃驱鬼辟邪的功能煮汤挥洒的,《汉书?王莽传》说:"又感叹高庙神灵,遣虎贲武士高庙……桃汤赭鞭,鞭洒屋壁。"后来,用于挥洒的桃汤变成了饮料,在元旦时饮用,以辟邪祈福。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柏为长青之树,叶后凋而耐久,被古人取作长寿的象征;其中柏叶又可以服食,故有柏叶酒,其用意也是祝福长寿。《汉官仪》说:"正旦饮柏叶酒上寿";《荆楚岁时记》也记载有这种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则又指出辟邪的作用:"柏特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及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日以浸酒避邪,皆取于此。"   椒酒。这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俗元旦日子孙向家长进椒酒,意在祝吉祈寿。唐人徐坚《初学记》引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说:"正月之朔,是谓正日……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椒是一种香草,汉代宫廷取其温、香、多子特点,和泥涂抹宫室,后来则用于祈春祝颂。据说晋代刘臻的妻子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因而后世通称新年祝词为"椒花颂"。   此外,元旦还有献五辛盘之俗,这显然与立春的节俗联系起来了。 ? 拜年贺节 ? 字体 [大 中 小] ?     饮食之外,元旦的节物当然还有许多。就节俗活动而言,最主要的无疑是拜年贺节了。这项节俗从古至今盛行不衰,蔚为大观。其中有些尚有实际意义,有的则纯粹是礼节性的,徒具虚文。就历史的发展来看,大抵早期的拜年贺节实际一些,细民百姓的实际一些,官场里的拜贺多是虚文俗套,且越到晚近越是虚妄。   从吴自牧《梦粱录》记载的宋代习俗看,那时拜年多还比较实在:"(正月)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而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的情形就不同了:   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受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在京师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纳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三四日后,始暇拜父母。不知此何风俗,亦不知始自何年,闻顺天间尚无如此之滥也。   有清一代仍然是虚文浮风炽盛。《燕京杂记》说:   正月初旬,拜年者踵门,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忽忽驰去,多不晤主人。司阍者记其姓名于外,多有不识者。倘无司阍者,客到嫌于启门,贴一纸囊于门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浮文无当,一至于此。   诚如陆容所说,"士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旧时,百姓人家,小孩儿刚睁开夜,就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尊长拜年;无论大人小孩,在村街里相遇,老远就要高声道上一声:"过年好!"之后,是给住处较近的亲朋拜年;破五以后,则是出远门拜年。一个正月里,要拜的都要拜到,不能亲往,也要捎了话、带了礼去。   如今,无论亲朋还是同事,甚至是不相识的人,不出正月十五,见面或通话,也总要相互拜年,道声"过年好"。这里面,饱含着对对方的衷心祝福,也饱含着对民族、祖国的祝福。 ? 破五送穷 ? 字体 [大 中 小] ?     元旦期间的上述诸禁忌中,不倒垃圾最为突出。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送穷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送穷媳妇出门。显然,"五"关系到日子,而"穷"则正是元旦以来积聚起来的垃圾。此时,人们通过倾倒垃圾来送穷,如此则一年与穷无干,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送穷的方式颇多。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有地方志记载道:   正月初五日,俗谓之破五。各家用纸制造妇人,自背纸袋,装屋内秽土扫置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俗谓"送五穷"。(河北《张北县志》)   五日,晨起担水入瓮,谓之"填穷"。剪纸作五穷妇送之,谓之"送穷"。(安徽《寿阳县志》)   五日,剪彩纸为人,小儿拥抱戏通衢,曰"送穷";有攫而去者,曰"得富"。(山西《大同府志》) ? 祭神开业 ? 字体 [大 中 小] ?   破五的另外一项节俗,是商铺祭财神之后开始营业。而俗传这一天又是财神的生日,祀神自然必要,选在这个时间开市也非常合适。   一般来说,商铺营业到年三十儿打烊后,就要歇业数天。旧时老北京的铺户这几天都要在门窗护板上挂起绘有《水泊梁山》、《陈州放粮》、《桃园三结义》、《三请诸葛》、《精忠报国》、《济公传》等连环画的窗帘,表示过年休息;只有油盐水粮店在门板上开个小洞,对外营业。而开市又有相关的仪规,且多与财神有关。   关于财神的生日,有说是正月初二的,有说是正月初五的。说在初五,怕与所谓"五路财神"有关。五路财神的前身,也是财神的原型之一,为元末的何五路,后来也叫五显神、五通神。他本来只是一个,但后人因其"五"字而附会为五个。--财神爷自然是越多越好,东南西北中五路来财,岂不更好?因为是五路财神,生日当然不应该在初二,而应该在初五了。   财神在年节几天是十分要紧的,香火不绝。除夕夜五更时分接神,接灶神之外,更主要的是接财神。之后的几天都要祭财神,尤其是初四或初五。开业前祭财神有一种特别的仪俗,那就是掌柜的打算炒哪位的鱿鱼,就不让他拜神,以仪俗来处理辞工的问题。老北京的这项祭财神之举在初五,初六的祭财神则叫"送神",实际是把张挂、供奉的神祃儿烧掉,以示开市。这种送神开市的仪式也是比较隆重的:送神之后,"鞭炮齐鸣,伙计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当当,大吉大利'。这时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得要赏他们几个'喜钱'。在强烈的祝愿气氛中,店铺打开了护窗板,露出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 ? 人日 ? 字体 [大 中 小] ?      人日指正月初七。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不过,诸多日子中,除元旦之外,最被看重的是人日,其他仅仅是以当日阴晴占某物是繁盛还是有灾而已。   人日也叫"人七(日)"、"人庆(日)",唐代的时候还叫"人胜节"。按道家的解释来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以人为尊。人日的主要节俗活动也多体现了重视人的意念,明人杨慎的《艺苑雌黄》就说:"古人七日贴人于帐,重人也。"   人日最主要的节俗是作人胜,或戴在鬓发,或贴在屏风床帐,或用来馈赠。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这种风俗就比较风行了。《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胜本来是妇女的一种首饰,取意"优美"、"优胜"。传说中的西王母曾戴过这种首饰,《山海经?西山经》就说:西王母"蓬发戴胜"。胜有许多种,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春胜等,人日主要用人胜和花(华)胜。人胜一般剪刻成人的形象,妇女戴在鬓边或者用来送人。花胜一般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于现代的花结。   人日裁剪人胜、花胜插鬓或送人之俗在汉代就已见端倪,到南北朝时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并有相应的解说:"剪彩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荆楚岁时记》)既然人日戴胜、馈胜之俗表示对人的重视,同时又有美化装饰的实用功能,它的流传自然是长久不衰了。至近代,这种习俗仍然流行,《江南志书》说:"人日,妇女剪彩为人,或为燕雀相馈遗,以为鬓髻之饰。"历史上有关人日剪彩的诗词不少,都约略地谈到了这种习俗,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以诗人惯常的情调写人写事,诗中"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一句,谈到了人胜的渊源。同是唐代的徐延寿有《人日剪彩》诗,专从妇女角度来写,颇具韵致: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贴燕留妆户,粘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 十不动 ? 字体 [大 中 小] ?      春节期间,传统民间习俗里有许多忌讳,有些要到正月末二月初才能彻底解除。十不动就是一种禁忌习俗,它的日期是正月初十。而由于禁忌主要是使用石碾磨等石制用具,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石头生日"。   实际上,正月初十的诸多节俗,都与谐音有关,如十、石、实、食,节俗活动都是如此。这一天除叫石头生日外,还叫石不动、石磨生日、石头神生日。又叫十日子,也叫实日子。此外还有食烙饼的习俗,不仅以十谐食,而且还以"烙"谐音"落",形成落得钱财的彩头。   十不动的主要习俗,就是举凡石制工具都忌讳搬动。碌碡这个时节是用不到的,此外的碾、磨、碓臼都不能动,捶布石也忌讳动用。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有向这些石制用具设供烧香祭拜的。此外还要食烙馍,讨彩头。《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河南沘源的此种风俗说:"初十日为石头生日,名曰十不动,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谓之石落。……初十日食此烙馍,一年内遇何事,必十分落钱也。"有的地方也可以动石头,但那是用于占验预卜的。如山东一些地区,初九晚上把一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子系罐耳,由十个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落地则可能歉收。   正月初十诞辰的石头神,几乎是名不见经传,但一些方的民众还创造出一位女性的石头神,叫石婆婆。相传这一天石婆婆要睁眼,所以忌动针黹。实际上,在民间所说的"大新正月"里,碾磨、针黹之类的几乎并不需要动用,所以多些禁忌也无妨。如果不得不动用,就证明当事人在忙年的时候没有把年根下、正月里的事情准备好,偷了懒;而这些禁忌,似乎也就成了对这类人的提醒和警戒。 ? 老鼠嫁女日 ? 字体 [大 中 小] ?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老鼠算得上一个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十二生肖中首屈一指的一个,还搬演了一幕幕娶亲、嫁女的热闹景致,并且上了民间的年画,成了孩子们的游戏,而民众还专门给它们的嫁娶留出一个日子来。   实际上,老鼠嫁女的日子因地方的不同而多有差异,包括了正月里的数个日子:初一、初三、初十、十二、十六、二十四。不仅节期不统一,名称和节俗也显现出很大的反差。如名称:叫老鼠嫁女,也叫老鼠娶亲(文雅一些则叫"鼠纳妇");如节俗:有的要安静,有的要鼓噪。不过,指归却是一致的:一年中早早就如此这般地禳除鼠灾。在鼠,有嫁自然有娶,那是鼠们的事情;在人,则只是要把老鼠早些"嫁"走--嫁出去的老鼠泼出去的水,再也别回来!   人们在老鼠嫁女日的作为,一是不打搅,一是凑热闹,形成静噪不同的两种节俗。不打搅,就是在那个日子里不点灯、早睡觉,以免打扰老鼠的亲事。《中华全国风俗志》引《延绥镇志》说:"十日名老鼠嫁女,是夜家人灭烛早寝,恐惊之也。"这说的是北方。南方也如此:"(正月初一)遇雨,晚不燃灯而卧,曰'老鼠嫁女'。"(《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对于这种习俗,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这一天点灯会导致一年消耗。有地方志就说:"(正月)二十四日,曰'鼠会亲'。是宵燃灯,一岁作耗,故禁火。"(《永平府志》)凑热闹,是要帮助老鼠准备喜糖,在晚间把糖果、糕饼、米花一类的东西放到暗处或老鼠出入的地方;还要敲打锅盖、簸箕等,为老鼠催妆。《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湖南宁远的这种风俗说:"(正月)十七日,忌鼠。俗称是日为老鼠嫁女,忌开箱启柜。前一夕,孩提辈将糖果花生置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类,大敲大打,为老鼠催妆。"   为了禳解鼠害,民众更有老鼠嫁女日单纯的饷鼠之俗--给老鼠吃好。比如《张北县志》说:"正月初十日,谓之'十至'。是日,为老鼠娶媳妇之日。各家蒸糕,或煮以米饭,撒于各处以为鼠食,焚香祷祝,免鼠搅扰。"《泌州志》则说:"初十日,俗云'鼠娶妇'。用谷面作蒸食,名曰'十子团',夜则置诸壁缝、土穴,以饷之。"这里的举动,几乎就是对老鼠的贿赂了。   老鼠嫁女(娶亲)之举由于其戏剧性和趣味性,还被民间艺术和游艺活动所吸收,成为它们的主题。在民间年画和剪纸中,老鼠嫁女是常见的题材之一。比如天津杨柳青年画,画中描绘一群穿红戴绿的老鼠,扛旗打伞,敲铜锣吹唢呐,花轿抬着鼠新娘,鼠新郎则身着官服,胸戴红花,一派热闹的娶亲气象。然而,在这热闹之中,总是有一只大肥猫在旁边,或者竟是正在捉了老鼠吃。整个年画构思奇特,颇具戏剧性,又反映了人们除鼠去害的信念。   而在民间游戏中,人们则把老鼠直接嫁给了猫新郎。游戏由十多个孩子组成,其中一个男孩扮猫新郎,一个女孩扮鼠新娘,其他男孩扮轿夫和锣鼓唢呐手,女孩则扮伴娘。游戏时,两个男孩双臂交叉,双手互握,构成轿子,抬着新娘送给新郎,吹鼓手则在旁边用两手拢成喇叭状,边走边吹,同时大家一齐高唱民谣:"老鼠嫁女,嫁到哪里?嫁到猫公肚里。"这游戏虽然不必在老鼠嫁女日来玩,但也与民间除鼠去害的信念不无关系。 ? 上元概说 ? 字体 [大 中 小] ?   元宵节,日期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也叫上元,因此这个节也叫上元节。元宵节的"元"当然是指上元,宵指晚上,就是说,这个节日与除夕、中秋节一样,也是一个以夜间活动为特色的节日。而夜间的节俗活动主要是放灯、观灯,所以这个节日也叫灯节、灯夕。   虽然说元宵节的正日子是正月十五,但节期可远不只十五一天。正月十五,只可以说是元宵节的正日子,节俗活动的延续时间前错后挪,要长得多。在唐代,在十五前后各展一天,为三天;到宋代,由三而五,又加上了十三和十八,十三叫试灯,十八叫收灯。据王咏的《燕翼贻谋录》记载,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主意,这位皇帝老子在乾德五年(967)正月下诏:"上元张灯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此后,元宵灯期五日便成为惯例。到明代,元宵灯期又增加到了十天,自初八至十七,当时朝廷还要给官员们放十天假。不过,史上最牛的恐怕要算宋徽宗,他"预借元宵",要从头年腊月初就开始张灯,一直要持续四十天。《宣和遗事》记载说:"宣和五年(1123),(都城)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夜……故谓之预借元宵。"不过,这种近乎胡闹的事情并不多,元宵灯期一般也就三到五天。   元宵作为灯节,节俗当然多与灯有关,比如开灯市售买花灯、街衢张灯挂彩,人们逛灯市、赏花灯、猜射灯谜,妇女乘月光灯影走桥摸钉,与夜有关的还有放焰火,还有昼夜都可以闹的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当然还要吃元宵…… ? 节俗原始 ? 字体 [大 中 小] ?   关于元宵节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在汉代就粗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在夜里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史记?乐书》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祀太一甘泉,以昏夜祀,至明而终。"太一也叫"泰一"、"泰乙"、"太乙",早在战国时期即被人所奉祀。据称,太一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武帝。相传另一位汉代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他是在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之后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   不过,和前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代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汉明帝敕令燃灯与佛教有关(下节详述)。《西域记》称古印度摩揭陀国正月十五日有观看佛舍利放光雨花之举,届时僧徒俗众云集,颇为可观。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   元宵节的形成,还关系到古代国家制度的一些调整。中国历史发展到汉代,已经远离了自由的、朝气蓬勃的先秦,社会管理趋于严格。当时的都市实行"宵禁",专门有执金吾者站岗执勤。但宵禁不利于元宵玩乐,所以朝廷调整为金吾不禁。《汉书》说:"执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许弛禁,谓之'放夜'。"汉代以后,战乱连年,民生凋敝,娱乐活动难以展开。至隋,国家又趋于统一,节俗活动也就盛行起来。而当此之时,却有人出于礼教和国力的考虑,上疏奏请禁止元宵活动,结果隋文帝"诏可其奏"(见《隋书?柳彧传》)。史载文帝在位期间,还有官吏因元宵夜禁不力而被罢官的,可见当时禁令之严。富有喜剧色彩的是,隋文帝禁元宵,他儿子隋炀帝则一改父制,大开元宵之禁,带头大肆铺张元宵的张灯、游玩活动,以至于后人称"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资治通鉴?隋纪》胡三省注)。   唐朝是自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国力之雄厚、社会之繁荣则更是空前绝后。唐都长安也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但唯独元宵节期间特许弛禁放夜。《太平御览》引韦述《两京新记》说:"惟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   此后的宋元明清,元宵节一直是热热闹闹,花样翻新,新意叠出,一代盛过一代。今天,无论乡村还是都市,元宵节也仍然是一年里最为热闹的节日。 ? 食元宵 ? 字体 [大 中 小] ?   谈元宵节不能不涉及吃元宵。食品的元宵和节日同名,显然是因借而来。元宵形如圆月,所以还有"圆宵"、"汤圆"、"水圆"、"汤团"、"团子"等别称。此外,元宵还叫元子、糖元、汤元等,这里的"元"大概是和上元之元联系着的。而关于元宵的名称,还有一则与袁大头有关的故事。据说民国年间,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觉得元宵和"袁消"同音,很不吉利,所以下令称"汤元"。然而,民意难违,袁某人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该消还是消了。   元宵节食元宵,其来历有诸种说法。一种说法与后羿、嫦娥有关:嫦娥奔月之后,其夫后羿昼夜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有一童子来求见,说是"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嫏嬛记》所记的这则传说,即说明了元宵"团团如月"的形状,也隐约透露了食元宵求团圆的意念。另一种说法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大将李靖率部出征,归朝后春节已过,太宗为了犒赏出征将士,便在上元节设宴款待。宫廷厨师用糯米做成团子,吃起来又香又滑,颇受欢迎和称赞。于是,这种食品被称为"唐元",象征唐王朝的一统江山。   现实生活中的食元宵也正是从唐代开始的。据载,唐代的元宵叫油,以面包枣,用手挤丸子似的挤入汤锅中煮熟,捞出放在井水中浸凉,然后再放入油锅中煎炸。这其实就是今天的热元宵。宋代人除食油外,还食圆子,有乳糖圆子、澄沙圆子、珍珠圆子、山药圆子等名目,这与今天的元宵已无二致了。南宋时,元宵已是上元节通行的节日食品。明代也是如此,《明宫史》记载说:"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清代的元宵更是名目繁多,花样新奇。今天,元宵因所包馅料的不同,分出香、辣、甜、酸、咸五味,元宵皮除了江米面之外,还有黏高粱面、黄米面、荷包面等。形制上,有大如核桃的元宵,也有小似黄豆的百子元宵。   元宵如同月饼一样,家制者少,市卖者多。旧时的北京,市卖的元宵是当众摇的,糕点铺用这种方法招徕生意,边做边卖,形成了一道难得的民俗风景。《老北京的风俗》记旧京此俗云:   北京的元宵都是先做馅。(有山楂白糖、桂花白糖、枣泥、澄沙、奶油。)把糖化好后,掺上果料,等着凝固成坨后,切成骰子形的方块,一颗颗放在大笸箩内的干糯米粉上,摇晃笸箩使馅粒滚来滚去而蘸上糯米粉,捞起蘸水,再下笸箩摇滚,馅粒便一层层地裹上了厚厚的糯米粉,成了元宵。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摇元宵的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   元宵节吃元宵,与中秋节吃月饼同一用意,取意在于阖家团圆、和睦,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康乐的心愿;而送亲朋元宵,则是借以表示百事顺遂圆满的祝愿。现在,元宵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节日食品,而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日常食品了。 ? 闹元宵 ? 字体 [大 中 小] ?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闹"。所以说"闹",是因为节日里有许多热热闹闹的社火百戏,人们也参与、沉浸在这热闹之中,如醉如痴。   一般来说,初十刚过,十一二三的时候,百戏社火便搬演开来,走街串巷,穿村越寨,直闹到十六七。不仅闹的时间长,闹的名目也多,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有鼓吹、杂耍、弦索:"鼓吹则橘阳律、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伍、细舞、筒子、斤斗、蹬灯、踢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到清代,这类杂戏更多,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云:   元宵杂戏,剪彩为灯,悬挂则走马盘香,莲花荷叶,龙凤鳌鱼,花篮盆景;手举则伞扇幡幢,关刀月斧,象生人物,击鼓摇铃。迎风而转者,太极镜光,飞轮八卦;击拽而行者,狮象羚羊,骡车轿辇。前推斡旋为橄榄,就地滚荡为绣球。博戏则竹马,扑蝴蝶,跳白索,藏矇儿,舞龙灯,打花棍,翻筋斗,竖蜻蜓;闲常之戏则脱泥钱,蹋石球,鞭陀罗,放空钟,弹拐子,滚核桃,打尜尜,踢毽子。   以上所引《帝京景物略》、《帝京岁时纪胜》所载,大多是杂戏,也就是现代所谓杂技,仅是元宵之闹的一部分。此外就是社火,这是规模和影响更大的,诸如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一位民俗者学曾经记道:   一队社火过来,除了声震四野的锣鼓声以外,踩高跷的装扮出《八仙过海》、《西天取经》、《白蛇传》等故事来,八仙、唐僧师徒、许宣白蛇小青以及虾兵蟹将俨然其中,孙猴子自然是跑前跑后、吆五喝六的,更有一个耳戴红辣椒、手拿笤帚的老太婆扮演丑角,一忽儿逗端庄的白蛇,一忽儿逗古板的唐僧,洋相出尽,引人发噱;跑旱船的自然是年轻闺女媳妇,手提船帮摇风摆浪,摇橹板船的则毫不费劲,同时又要显出上波峰下浪谷的情形来,让船里的年轻女子前仰后合、乐呵呵美滋滋地担惊受怕;也有推车子的,情形与跑旱船相近,车上女、推车男造出一番故事来,乃至丑老推美妇,追求戏剧效果。在这之后,或许还有骑驴的、背妻的,前者自然又是妇女,人从驴身子中间穿过,把那驴扎在身上,下边的拖地帷幔把驴腿(其实根本没有)人腿都遮起来,仿佛真是驴子在奋扬四蹄,赶驴的又必定调皮,让那驴一忽儿跑、一忽儿停、一忽儿踢;后者或是哑老背妻,或是老夫背少妻,其实只是一个人--上半截装成妇女,而男人的上身和女人的下身都是假的,那男人的脖子下有一机关,可以不时地转过来与女人亲吻……   至于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在当今的现实中并不鲜见,那情形自然可以想见。就这样,我们热热闹闹地过了元宵节。 ? 元宵俗信 ? 字体 [大 中 小] ?   元宵节习俗尽管最初与祭祀等信仰活动有关,但后来的主要性质是游玩娱乐。不过,在这个节日子里,也有一些信仰习俗留存到近、现代,那就是走桥、摸钉等。   走桥一般在正月十六进行,所以这一天也叫"游百病日"。走桥习俗有许多别称,着眼于除病、去病,称"走百病"、"除百病"、"散百病"、"烤百病"等,而其中的走、散、烤、游以及桥等则显示了方式方法的不同。就方式方法而言,游、走、散基本是一致的,参与者是妇女,并且需是"联袂出游"。明清两代的妇女们是罩白绫衫,成群结队,肩并肩、手挽手地出游,打头的一人举香开道,其他人尾随其后。烤则不同,它和火联系,也叫跳火。十六日夜晚,拢一堆小火,孩子先跳,大人随后,不能行走奔跑的幼儿也要象征性地烤一下。有些地区的游走还规定了地点,即需过桥(如北京)或走城墙(如南京)。北京的走桥,不过是"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谓之度厄"(《帝京岁时纪胜》)。江苏的走桥则另有关目:"十六日落灯,夜静妇女出游,携瓦罐,抛弃于桥梁之畔,以禳灾云。"(《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六合》)不论北京走桥还是六合走桥,参加者都是妇女,而南京转城墙则士女都参加:"十六日,士女均上城头,人多如蚁。"(《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南京》)不过,无论游、走、散、烤,还是郊外、桥上、城头,这种习俗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驱除百病,保佑健康长寿。《大同府志》说:"俗传是日出门,一年可免百病";《北京岁华记》则说:"正月十六夜,妇女群出门走桥,不过桥者,云不得长寿。"   走桥之外,旧日北京还有摸钉的习俗,也是妇女参加,两者其实是相关的。所摸的是正阳门的大门钉,俗说如此"识宜男",就是有利于生男孩。冯溥《元夜春词》同时写到了北京的这两种风俗,其词云:"一望平沙万里遥,月明何处尚吹箫?旁人争说前门好,姐妹牵衣过小桥。"   元宵节的占验习俗,有俗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来朝元宵雪打灯",是说头年中秋节夜里是阴天,来年元宵节必定下雪。灵验与否,有心人不妨留意。 ? 灯节由来 ? 字体 [大 中 小] ?   关于元宵张灯的习俗,一般认为始于汉明帝的"燃灯表佛"。据载,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是在汉明帝永平年间。相传汉明帝某天夜里梦见一个金人,身长丈六,飞绕白光,项佩白光。第二天,明帝询问大臣,有人说陛下所梦有些像西方的佛。于是明帝派蔡愔、秦景等十几个出使天竺,拜取佛法。后来这些人在路上恰遇传法的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永平十年(67),汉使与梵僧用白马驮佛经、佛像,回到洛阳。这一年,也就被后人视为佛教初入中土之时。翌年,明帝又敕建洛阳白马寺,这寺也就被后人视为中土佛教的祖庭。笃信佛教的汉明帝听说古印度摩揭陀国正月十五有观看佛舍利放光雨花之举,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以弘扬佛法。   汉明帝"燃灯表佛",就如同重阳节的"桓景避灾"一样,对节俗给出了圆满的答案,但却并不十分确凿。同在汉代,汉武帝时祀太一在夜间,势必燃灯;汉文帝在上元夜出宫游玩,又势必要在室外燃灯。而据正史记载,汉武帝时金吾弛禁,"放夜"让老百姓娱乐,燃灯恐怕是免不了的;而让朝廷解除宵禁,可见游玩的人不少,因而燃的灯也少不了。这些,不能说与上元燃灯无关。 ? 花灯与灯市 ? 字体 [大 中 小] ?   花灯是灯节最突出的景观,也最能概括这个节日的活动,而其余的灯市、观灯游赏以及社火百戏等节俗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此发展引申出来的。   上元花灯经过近两千多年的传承,展现了一个从独立到组合、从静止到活动、从单纯到装饰的过程。最初的灯是单纯、静止的,它不能运动,也较少装饰,并且多是单个独立的。其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装饰最先迈出步伐,灯的里里外外都被加以雕琢、修饰。首先是灯的形状变得五花八门起来,各种几何形状如圆、短、方、角等出现了,仿生的如龙、马、黄瓜、柿子以及人物等也出现了;同时是灯的装饰性加强,除灯框多加雕饰外,灯笼上又有了彩绘,所绘内容或吉庆图案,或花草动物,或小说戏曲故事。   灯自身的装饰性加强的同时,相互的组合也实现了,唐有灯树,宋有鳌山。所谓灯树,也就是一种形状如树的灯架。相传灯树始见于唐玄宗时的宫廷。《开元天宝遗事?百丈灯树》说:"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光,光明夺月色也。"唐玄宗时不仅置有灯树,还结有灯楼。据韩鄂《岁华纪丽》及《灯影记》等书记载,当时的能工巧匠毛顺曾在宫廷用缯彩结为灯楼,广达二十间,高达一百五十尺,灯楼上悬挂着珠玉、金银穗,灯上又绘有龙凤虎豹,极尽绮丽和韵致。唐代的灯树、灯楼不过一树、一楼,至宋,更有兼具山林形胜的鳌山(也叫灯山)出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这灯山上绘的是神仙故事,更有结彩而成文殊菩萨跨狮子、普贤菩萨骑白象等造型,并且菩萨们的手臂还能活动自如,手指又能出水。组合型的元宵花灯自唐宋大盛以后,受到各代朝野士庶的青睐,人们匠心独运、心裁别出,更加宏伟壮观、精致巧妙的此类花灯不断涌现。今天,这种组合式花灯更是重大灯会所必不可少的。   上元花灯在组合的过程中,也开发了"活动"的渠道。宋代灯山上菩萨的手臂已经是活动的了,后来利用机械手段制作的活动花灯越来越多,极尽其妙。更为绝妙的是所谓"走马灯",它的动力不是机械能,而是热能--在一个纸轮上粘贴纸剪的人马形象,灯点着时,火焰驱动纸轮下的木杆转动,人马也随之而转,往来不停,所以叫走马灯。《燕京岁时记》谈到其原理说:"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这种灯在唐代已经存在,叫"影灯"。后世的走马灯并不专以人马为题材,此外的戏剧人物等也是其内容。在机械化、电器化的今天,花灯的活动已经不再是难事,举凡自然界及社会所有的能够运动的东西,花灯都可以模拟,并且因为用电灯,明灭闪烁也成为运动的一种形式,为花灯增色不少。   古来上元花灯的种类、名目多极,真可谓数不胜数。这里引明代《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佳人笑赏玩月楼"写吴月娘、李瓶儿、潘金莲游灯市所见花灯,以见其概:   山石穿双龙戏水,云霞映独鹤朝天。金莲灯、玉楼灯,见一片珠玑;荷花灯、芙蓉灯,散千围锦绣。绣球灯,皎皎洁洁;雪花灯,拂拂纷纷。秀才灯,揖让进止,存孔孟之遗风;媳妇灯,容德温柔,效孟姜之节操。和尚灯,月明与柳翠相连;通判灯,钟馗共小妹并坐;师婆灯,挥羽扇,假降邪神;刘海灯,背金蟾,戏吞至宝。骆驼灯、青狮灯,驮无价之奇珍,咆哮吼吼;猿猴灯、白象灯,进连城之秘宝,玩玩耍耍。七手八脚螃蟹灯,倒戏清波;巨口大髯鲇鱼灯,平吞绿藻。银娥斗彩,雪柳争辉……转灯儿一来一往,吊灯儿或仰或垂。琉璃瓶映美女奇花,云母障并瀛洲阆苑。……   上元张灯之盛、花灯之多,必然要形成贩卖花灯的灯市。宋代都市业已形成这种灯市。周密《乾淳岁时记》说:在都城,从年前孟冬开始,"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宋以后的灯市自然是格外发达,史志多有记载。   张灯之外,使元宵不夜天更为增色的是烟花。烟花不像灯火可以长明,而只是一霎闪烁,但这短暂的闪烁比灯光却要耀眼、绚丽得多;况且烟花的发展也和花灯一样,由简单而到复杂组合,可以构思设计得宏大、持久;此外,烟火的动感远较花灯为胜,可以急如流星,可以烂若花开,且有声有色,颇能激动人心,撼人魂魄。   烟花与爆竹是一个家族的,但后者较前者的出现要早一些。据宋高承《事物纪原》说,火药的杂戏始于隋炀帝,后世逐步完善,达到今天这种声色俱佳的境界。爆竹只有声响,无多可观;花灯只有色彩,没有声响;烟花则综合二者,既可观,又可听,并且有像爆竹一样迅捷或像某些花灯一样舒缓的动感。简单的烟花也只有可动可观却无声响的,正与爆竹相对。清代京城孩子们玩的"滴滴金儿"不爆不响,只喷花,就是如此。复杂的烟花则好像现代的实战模拟,可以构拟一曲"炮打襄阳城"的活剧。烟花的名目也像花灯、火炮一样,复杂多样、五花八门。明沈榜《宛署杂记》记述当时的烟火情状说:   元宵游灯市……放烟火,用生铁粉杂硝、磺、灰等为玩具,其名不一。有声者,曰响炮;高起者,曰起头;起火中带炮连声者,曰三级浪;不响不起,旋绕地上者,曰地老鼠。筑打多有虚实,分量有多寡,因而有花草人物等形者,曰花儿。名几百种。其别以泥函者,曰砂锅儿;以纸函者,曰花筒;以筐函者,曰花盆。总之曰烟火云。勋戚家有集百巧为一架。分四门次第传爇通宵不尽,一赏而数百金者。 ? 打灯谜 ? 字体 [大 中 小] ?   张灯观赏、施放花炮烟火是灯节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与灯相关的另一项娱乐活动是比较后起的打灯谜。据传,汉代大将李广曾有射虎故事,而灯谜又如虎一样难"射",所以也叫"灯虎"。谜语实际上是一种隐语,古时候也叫"庾词"。到宋代,谜语和元宵灯赏张灯活动结合出现灯谜。据王文濡撰《春谜大观序》说:"旧籍相传,宋仁宗时……上元佳节,金吾放夜,文人学士相与装点风雅,歌颂升平,拈诗成谜,悬灯以招猜者。"《东京梦华录》及《武林旧事》也都谈到了宋代的这种习俗。   所谓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供人游赏时的猜度,中者扯下纸条,领取谜赠。由于灯谜有一定的文化蕴涵,又颇能撩人兴致、启发智力,后世便长足发展,成为元宵的重要节俗活动,尤其盛行于文人雅士、大家闺阁之中。刘延玑《在园杂志》记述清代康熙时的这种习俗说:   灯谜本游戏小道,不过适兴而成。京师、淮、扬于上元灯篷,用纸条预先写成,悬一纸糊上棚,上粘各种,每格必备,名曰"灯社"。聚观多人,名曰"打灯虎"。凡难猜之格,其条下亦书打得诸赠某物,如笔墨、息香、白扇之类。   这里的谜语是挂在长棚上的,而能组织为灯社,足见规模之盛大。江南苏州一带还称灯谜为"弹壁",顾禄《清嘉录》记述其情说;   好事者,巧作隐语,粘诸灯,灯一面复壁,三百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药,随意出之。中者,以隐麋、陟厘、不律、端溪、巾扇、香囊、果品、食物为赠,谓这谜赠。   所谓谜赠,按《在园杂志》的说法,只是难猜的才有;就是有,一般也是文房四宝、巾扇香囊一类雅致的物什。有时候,机巧的人们,还设置谜中之谜,标出的奖品是"苹果三千",给的却是一颗苹果上插三根牙签,以资笑乐。文人雅士的谜自然儒雅一些,买卖商号为招徕顾客制作的灯谜则要"下里巴人"一些,比如"八戒洗澡"打"猪下水"。此外,灯谜这种雅致的娱乐形式还颇受阁闺女子们的青睐。《红楼梦》多次写到贾府的姑娘媳妇们猜谜,以至于宫里当妃子的元春还在元宵特地差人送个灯谜来让众人猜。 ? 旖旎元夕 ? 字体 [大 中 小] ?   如前所述,我国古代的大都市长年宵禁,谁都无法暮夜闲逛逍遥,闺中女儿白日里都足不出户,更不用说夜间外出了。唯有上元节期间,金吾不夜禁,任人游玩,也包括闺中女儿。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难得了,于是少女们如同出笼的小鸟,振翅飞出,欢喜中不免几分懵懂冲动,灯节的夜晚也便更加风光旖旎。   旖旎在二八少女的俏打扮。平日里蹙居闺中,为谁打扮为谁妆?今日里鸟儿出笼,精心妆扮显俏容。宋代词人史浩写到了这种旖旎:"一箭和风,秾熏许多春意。闹蛾儿,满城都是。向深闺,争剪碎,吴绫蜀绮。点妆成,分明是,粉须香翅。玉容似花,全胜故园桃李。最相宜,鬓云秋水。"   旖旎在出笼女子的纯情表露。闺中少女并没有见过多少世面,出笼初飞,难免慌慌忙忙,跌跌撞撞。因此,丢了弓鞋的,坠了宝钗的,比比皆是。而她们并不在意这些,只是珍惜着分分秒秒的美好时光,以至于"宝钗骤马夕遗落,依旧明朝在路旁"(唐人张萧远《观灯》)。更有的竟然拉起手来围成圈,一睹俊美男子的姿容。   旖旎在两情相悦的约定。灯影婆娑,月华浮动,被激情鼓满的少男少女也许就会私许终身。他们或者并肩私语,或者解佩留念,情谊缠绵,天欲曙而兴未尽,于是又约明年相会此日中。   灯总有收的时候,来年的约定也未必能够如愿,灯节的情爱也就有悲有欢。但无论是悲欢,只要真情在,依然旖旎,正如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所写: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如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冰灯节 ? 字体 [大 中 小] ?   冰灯节是一个地域性的节日,时间一般在正月间,而且多与元宵灯节重叠,可以视作这些地区元宵节的一部分。近年来,冰灯节日益红火,虽说仍然局限在北方地区,但影响已经波及全国乃至世界。   所谓冰灯,就是用冰制成的灯。其制法有冷冻和冰雕两类。冷冻,就是给不同形状的模具注满水,放在室外冻结,待模具中部的水尚未完全凝冻时便取回室内,将剩余的水倒出,取其冰壳,中间燃蜡烛,便成了冰灯。冰雕,就是用现成的冰块堆砌、雕刻,再经过灯光、装璜等,成为灯光映射的冰雕。   冰灯主要流行于冬季气候严寒的东北地区,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清人西清的《黑龙江外纪》就记载说:"上元,城中(齐齐哈尔)张灯五夜。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清代以后,随着清政权入主中原,冰灯随之传入京师。《燕京岁时记》即记云:"市人之巧者,又复结冰为器,栽麦苗人物,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殊可观也。"不过,由于气候的原因,冰灯节今天仍以东北地区为主。   历史上的冰灯,最早的形状大多是随形就物的,后来则形状大为丰富,有冰龙灯、冰狮子灯、冰花灯、冰孔雀灯、冰塔灯、冰城灯等。今天东北地区的冰灯节,届时各式冰灯、冰雕交相辉映,游人如织,成为享誉中外的"冰凌奇观"。 ? 燕九节 ? 字体 [大 中 小] ?     燕九节是北京地区流行很广的一个纪念性节日,时在正月十九。它别称烟九、筵九、宴九、宴邱,这些别称大都是音转而来。这个节日源于纪念邱处机,相传他的生辰是正月十九;又传他为拒绝娶成吉思汗的女儿做妻子而在这一天自腐,所以也叫"阉九"。   邱处机是道教全真教的教主,人称长春真人。相传他生在金皇统戊辰(即宋绍兴戊辰),后来创立全真道教,主要活动在山东地区。元太祖成吉思汗为了自己的宏图大略,曾召他做谋士。但邱处机不赞成征战杀伐,屡次向成吉思汗提议戒杀少刑。《帝京岁时纪胜》说:"考元大师宗长邱处机赴元太祖诏,拳拳以止杀为戒。时有事西征,则云'一天下在不嗜杀人';大猎山东,则云'天道好生,数畋猎非宜';念西河流徙,则持牒招来,全活不下三万人。"由此深得成吉思汗信任,赐号"神仙",封为大宗师,总管天下道教,居住在大都(今北京)长春宫(原名太极宫,元改长春宫,明改白云观),死后葬于宫内,塑像纪念,由此而演成燕九节。   邱处机不仅得到元人的崇奉,明清人也是如此。清圣祖康熙曾为白云观题过四次额,即"紫虚真气"、"大智宝光"、"驻景不长"、"琅简真庭",可见对邱处机的崇仰。民间则在邱处机去世后即有谒庙进香之举。明人所著《帝京景物略》说:"今都人正月十九,致浆祠下,游冶纷沓,走马蒲博,谓之燕九节。"清代这种习俗似乎更为盛行,《燕京岁时记》说:"每致筵九,皇上幸西厂子小金殿筵宴,看玩艺掼跤--民间无事可纪,游赏白云观者,谓之'会神仙'焉。"不过,民间也并非"无事可纪",比如燕九会就十分热闹:"或轻裘缓带簇雕鞍,较射锦城豪畔;或凤管鸾箫敲玉板,高歌紫陌村头。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归许多烂醉之神仙矣。"(《帝京岁时纪胜》)由此,或许也就可以体会出纪念邱真人的这个节日为何叫"燕九"、"宴九"、"筵九"了。   旧时北京除了正日子的燕九会外,还有十八日的"会神仙"。传说十八夜至十九日凌晨,仙人或化作游人,或化作乞丐,下界超度有缘者,遇到神仙的人可以"延年却病"。因此,十八晚上,无论观里的道士,还是民间的善男信女,多有在廊下趺坐、彻夜不眠的,期望能幸运地遇到神仙。遇到没遇到,谁也说不明。但时至今日,白云观的香火依然炽盛,燕九节依然敬香拜仙者如织,会神仙的习俗也依然存在。 ? 填仓节 ? 字体 [大 中 小] ?     填仓节是正月里闹过元宵以后迎来的又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它的节期有两个日子,一个是正月二十,一个是稍后几天的正月二十五;为了区别,前者叫小填仓,后者叫老(或"大")填仓。填仓也写作"添仓",都是填充、填满仓廪的意思;也写作"天仓",与原始的仓神有关。   无论是老填仓还是小填仓,习俗活动基本一致,不外乎作仓打囤,象征性地填粮,或是焚香礼拜仓神。所谓作仓打囤,不过是用炉灰在院子里围出圆的、方的粮仓、粮屯来,或者用秫秸搭个"仓库",然后放些五谷杂粮或金钱进去,以表示老天爷填了仓、来年丰收有望。显然,填仓之举意在祝祷、祈求丰收。这种习俗进一步巫术化,有些地方的人们更专门在这天买米买面,装满箱柜,意图以这种手段达致粮食丰收。   仓囤本来只是存贮粮食的仓库,并不能生产、增殖,但仓满囤圆毕竟是人们所向往的,于是农人们创造出仓廪之神。最早的仓神应当是被视作灵物的仓星,《晋书?天文志》说:"天仓六星,在娄南,谷所藏也。"后来的仓神则像其他民神那样无一例外地人格化了,并且往往附会为历史人物。汉代鼎鼎有名的大将韩信就曾被附会为仓神:"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不知何所根据而然。其神像系一青年英俊者,王盔龙袍,颇具一种雍容华贵之象。"(清韶公《燕京旧俗志》)   相比较来说,由于老填仓在仓神生日,所以其节俗要丰富一些。这一天与粮仓有关的行业都要祭仓神,民间也间有享祭者。山西《介休县志》说:"二十五日,为'大天仓'。造作面人如仓神状,燃灯于首更。造面鸡,置于内外房屋及碾磨井灶之处,盖以衣食不穷之意。"又河北《固安县志》说:"正月二十五日,俗以为'仓官诞辰',用柴灰摊院落中为囤形,或方或圆,中置爆竹以震之,谓之'涨囤',又谓之'填仓'。"   填仓的节俗活动,体现了人们祈盼丰收的愿望,也真实地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特点。时代的变迁,使我们不再重视这个节日,但古人甚至是我们长辈的祈愿,似乎不应忘怀。 ? 天穿节 ? 字体 [大 中 小] ?      天穿节是一个纪念性的节日,与我国的古老神话有关。它的节期不一,一般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前后,而以二十为多。由于主要节俗活动主要是象征性地补缀穿孔的天,所以此节也叫补天节等。   天穿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传说女娲创造人类以后的数年,和颛顼大战的共工努触天柱不周山,结果天穹倾斜,还裂开了窟窿。为了挽救天穹和人类,女娲挑选五色石子,炼成石浆,补好了天上的窟窿。相传女娲补天的日子正好是正月二十,所以后人就把这一天叫做补天日,并用象征性的习俗活动纪念女娲补天,从而形成天穿节。   天穿节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存在。旧题东晋王嘉《拾遗记》说:"江东俗号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丝系饼饵置屋上,曰补天穿。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也。"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对此也有记载。此后唐宋各代均有此俗,至清代仍然流行。康熙《广东通志》说:"(夏历正月)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邪,广州谓为天穿日,作馎饦祷神,曰'补天穿'。"现在,这种习俗已经不那么流行。   天穿节的主要节俗是象征性地补天,补天的工具则是薄而圆的煎饼、烙饼,叫"补天饼",典型习俗是把补天饼放在或撕了扔在屋顶上。《荆楚岁时记》记载说:"江南俗正月二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宋代人的《坚瓠集》也记载说:"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所以,苏轼有"一枚煎饼补天穿"的诗句。   补天穿也叫补天漏,也叫补天地,这又与民间的风俗传说有关。相传神话时代,是"二十日天穿,二十一日地穿",所以不仅要补天,也要补地,所以有"补天地"之称。补天是把饼向屋顶上放,补地则是把饼搁在地上或扔在井里。又传天出了窟窿时,大雨倾盆,洪水成灾;而天穿日又与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时间接近,人们以补天穿来祈祝"雨水之日,屋无穿漏",所以也就有了"补天漏"之称。   同样的是煎饼,有些地区则是以吃来代表补天。《荆楚岁时记》记载的北方习俗就是如此:"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云薰天,未知所出。"就是说,煎饼要在院子做,而且要搞得烟熏火燎的。这里,煎饼并未放在屋上,民俗信仰的意思,大概是它已经随油烟升上天空完成了补天的使命吧? ? 中和节 ? 字体 [大 中 小] ?      中和节与天贶节一样,是古代的一个官方确立的节日,时间在二月朔(初一)。不过,这个由唐德宗批准的节日比由宋真宗敕许的天贶节,要和民众贴近一些,也长命一些。   中和节是废止一个旧节日而诞生的新节日。据《旧唐书》记载:贞元五年(789),李泌上书改正月晦的节日为二月朔的中和节,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唐德宗准奏,下诏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和三月上巳为三令节。此外,尉迟枢《南楚新闻》也记载了这件事:"李泌谓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   "中和"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范畴,认为能达到中和,则万事万物都能达到和谐的境界,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节俗所谓"献生子",就是建立在这种信仰以及节令特点基础上的。二月初,大地回暖,春耕春种就要开始,人们互相馈赠五谷瓜果的种子,正是时候;这样达致中和,"万物育也"--庄稼蔬菜能够生长茁壮。也正因此,后世虽然不提什么中和节,"而民间犹以青囊盛五谷瓜果之种相送,谓之献生子"(《中华全国风俗志?浙江临安》)。   中和节晚近一些的时候虽已不存,但民间仍以二月朔为节,那就是所谓"太阳生日"。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一是太阳星君诞辰,所以有一定的纪念、享祀活动。太阳星君即太阳神,与月亮神太阴星君相对,也叫炎火帝君。人们出于对太阳神的崇拜和农业生产的需求,祭祀太阳星君。这种习俗源于上古,当时曾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国家典礼。享祀太阳星君一般用太阳糕,也叫"太阳鸡糕",因为俗传太阳中有雄鸡(或说乌鸦)。清代祭太阳之俗颇为盛行,太阳糕也就成为一种节物。   旧京供太阳时,家家户户在院内设香案,挂太阳星君神祃,供太阳糕三五个,遥向东方日出处膜拜。更有持斋诵《太阳经》的。日转西时,将太阳糕等供品撤下,分给小孩吃。又将春节门首五彩挂钱揭下来与神祃一起焚化,叫"太阳钱粮"。除一般的祭拜之外,各地还建有太阳宫、太阳殿,二月初一前后开放几天,"修崇醮事"。 ? 龙抬头日 ? 字体 [大 中 小] ?      俗语有云:"二月二,龙抬头。"旧时民众以为从二月初二开始,龙要抬头行云作雨,因而围绕这种俗信形成了许多活动,龙抬头日也就成了一个节日。   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行雨作,而天地交泰、云行雨作是万物生长的条件。此外,古人以为龙是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以此来助龙抬头,祈求龙布云作雨,保佑丰稔。   龙抬头日的节俗活动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扶龙、引龙等正面活动,一是熏虫、除虫等反方向的活动。引龙也叫引青龙、引钱龙,引龙的方法大致有二。其一是清晨汲水回家,叫"引青龙"(龙在水中);或放古钱在水桶中,叫"引钱龙"。另一种方法是撒灰作龙蛇状,从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叫"引龙回";或者再用红丝线系一枚铜钱,从门外拖入室中,也叫"引钱龙"。   熏虫、咬虫是民间在龙抬头日采取的防虫、除虫活动。熏虫一般是油煎食物,以其油烟熏燎出蜇蠢动的虫蝎,并把油煎食品吃掉,俗谓此举可以免除虫蛀、虫灾。咬虫是更进一步的巫术行为,即炒了豆吃,或者吃蝎子状、虫状的油煎食物。旧时北京还有"照房梁"之俗,即把过年时祭祀用剩下的蜡烛点燃,照射房内各处,以驱逐蝎子、蜈蚣等毒虫。民间说将要出蜇的虫子被亮光晃照及油烟熏燎后,自动掉落,即可除灭。所以俗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没处藏。"而此外的拍打、清扫、撒石灰等方法,则要科学、实际得多。   众所周知的二月二节俗,还有剃龙头。这当然不是给龙剃头,而是给人剃头,民俗以为这一天剃头是"剃龙头",可以求得一年好运。时至今日,这种习俗仍然盛行--既然有民俗信仰的好兆头,而春节前剃过的头到此时也真该再修理修理了,那何不去剃我龙头呢? ? 社日 ? 字体 [大 中 小] ?      我国历史上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其社会形态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爱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称作"社";而重点祭祀的那个日子,就是"社日";有趣的是,我们今天所用的"社会"一词,早先也不过是社日的一种活动。   社字从示从土,"土"是土地,"示"表示祭祀,那么,社就是祭土地。早先的土地神只是神灵,后来逐渐人格化,叫社会,俗称土地爷,而且有配偶神(社母,俗称土地奶奶)。有时,土地神与谷神合祀,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社稷了。   古代享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一般春秋各一,后来则间或有四时致祭的。宋人邱光庭《兼明录》等书称:社日一般用戊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大体在春分或秋分前后。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则有春、秋二社。春、秋二社祀神的功能有所分别,即所谓春祈秋报。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则以收获报答感谢神明。   春、秋二社相比来看,春社的活动更多一些。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二月初二前后,而二月二相传又是土地神的诞辰,所以这一天的享祀也就格外隆重。袁景澜《吴郡岁华纪胜》记苏州此俗说:   二月二日为土神诞日,城中庙宇各有专祠,牲乐以酬。乡村土谷神祠,农民亦家具壶浆以祝,神厘俗称田公、田婆,古称社公、社母。社公不食宿水,故社日必有雨,曰社公雨。醵钱作会,曰社钱。叠鼓祈年,曰社鼓。饮酒治聋,曰社酒。以肉杂调和饭,曰社饭。……田事将兴,特祀社以祈农祥。   无论春社还是秋社,人们面对的都是神明,本来该是极其严肃的。但中国的人与神的关系十分微妙,或者说神也喜欢红火热闹吧,所以祀神除上香跪拜以外,又有演戏酬神。对土地爷当然也不例外,于是就有了"社"的副产品,诸如社酒、社肉、社饭、社雨等等,突出的是所谓"社会"、"社火"、"社戏"等。社会也就是土地会,是人们在社日祭祀土地神的时候而举行的赛会,后来泛指节日演艺集会。由专称到泛指,可以看出社的影响之大。社会在魏晋已经很是盛行,唐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载有晋人史道硕画《田家社会图》。旧时社会的一个关目,就分肉吃--肉本来是祭土地,(早期只是野外堆起的一个土堆,《孝经纬》:"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祭,故封土以为社。")祭完了,大家一起分了吃。有肉当然要佐以酒,食肉饮酒又不能佐以娱乐,所以社会也就成了祭神娱己的热闹所在。关于这社会的热闹情形,近人朱昆田一首《题钱舜举春醉社图》描写极其详尽:   坎坎鼓,蹲蹲舞,祈秋成,祀田祖。   田祖醉,彻酒脯。速翁媪将稚孺,   相挽楼,来田头。草为茵,花为筹,   酌大瓢,相劝酬,日未落,饮不休。   或饱腹,或睅目,或拍手,或顿足。   或招或携或追逐,或号或笑或趜趗。   葫芦颈长盛余酒,茨菇叶香裹余肉。 ? 花朝与花神 ? 字体 [大 中 小] ?   与月夕相对,花朝的节期应该是仲春之中,即二月十五。"二月望为花朝节。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中华全国风俗志?浙江杭州》)不过,由于历史的和地理的原因,花朝节期诸说歧出,有二月初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说。不过,后来人们提到花朝,基本上固定在了二月十二,这一天也叫百花生日。   花朝节俗至晚在宋代已经形成,南宋的《西湖游览志余》、《梦粱录》就有相关节俗的记载。《梦粱录》"二月望"条说:"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   花朝节的信仰基础是所谓百花生日、花王诞辰、花神诞辰。关于花王、花神,历来说法不一。又传说花神不止一位,因而有"十二位花神"之称。《镜花缘》等书还把花神和唐代女皇武则天联系起来。据传,洛阳牡丹等十二花神在天上犯了罪,被玉皇大地贬到了人间。又说十二花神为十二月花神,分别掌管一年十二月的花卉。民间为纪念享祀花神,有的只是设神位,有的地方则建有花神庙。   花朝节的节俗活动也和其节期一样,因时代和地点而异。主要的活动有纪念享祀花神,有赏红、种花,还有独特的节日游戏"扑蝶会"。纪念、享祀花神,除设神位敬香祭祀外,更有盛大的花神庙会。北京西南郊有花乡,这个乡有北京著名的花神庙。此庙始建于明代,庙门上悬有"古迹花神庙"匾额,前殿供有花王诸神及各路花神的牌位。花农都在花神诞辰的二月十二到花神庙进香献花;三月二十九,附近各档花会照例到此献艺,谓之"谢神",甚至要搭台唱"野台子"戏。南京每年二月十二百花诞辰和九月十六菊花诞辰为祭神庙会之期,届时花农打着旗子,携香烛祭品到庙里顶礼膜拜,祈花神保佑花事兴盛。 ? 赏红、种花、扑蝶会 ? 字体 [大 中 小] ?   花朝种花,其逻辑就如同莲诞植莲、竹醉日移竹一样,民众认为在这个特定的日子里插种、移接花木容易成活,所以就多有种花之举。由此,花朝也被称为"种花期"、"插花节"。   扑蝶会是甚至在花朝形成节日以前就存在的一种春季游戏。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就记载说:"长安二月间,士女相聚,扑蝶为戏,名曰'扑蝶会'。"这里只说在二月,未提及花朝,但时间基本上吻合。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诚斋诗话》则明确指出是在花朝:"东京(开封)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后来的杭州地方志也说:"是北宋时有扑蝶之戏",所说应该是在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从自然物候来看,春暖花开时节,是莺歌燕舞之时,更是蝶舞蜂飞之时。而蝴蝶不仅与花相恋,又十分美丽,性情也很是温婉宜人,所以人们就必然要作扑蝶之戏了;而参加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扑蝶之会。拟想二八少女身着罗裙,手执纨扇,皓腕凝雪,娇态可掬,这扑蝶该是怎样的旖旎动人!   不过,尽管《荆楚岁时记》所记扑蝶会的参加者为"士女",但这种游戏还是以少女少男为宜,大老爷们儿参与总有些煞风景。当然,大老爷们儿也不甘心在这样的日子里枯寂终日,于是出门去赏红。   赏红也就是赏花,是一种很有韵致的节俗。正如《帝京岁时纪胜》所记:"十二日传为花王诞日,曰花朝。幽人韵士,赋诗唱和。春早时赏牡丹,惟天坛南北廊、永安门内张园及房山僧舍者最胜。"更有用彩色布条、纸条挂于花枝的。《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述江苏吴中此俗说:"二月二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绘,粘花枝上,谓之赏红。"又记述江苏吴中此俗说:"十二日花朝,闺中裁红,系之花木,风来招展,红绿参差,亦春光之小点缀者。"而在云南大理,人们则要在花朝把自家的盆栽花木摆在门口,搭成一座座花山,形成一条条花街。而当地、附近的人们盛装观赏,人众兴浓,蔚然大观。   赏红习俗,大约起源于唐代的护花幡。据唐人小说记载,当时有位叫崔玄微的文人游园时碰到几位美人,美人们说她们怕恶风,经常乞求十八姨庇护,后来得罪了十八姨,不再能依恃其庇护,因此请求崔氏在每年的二月初一作一个红幡挂于花枝,上面画日月星辰等,如此即可免难。崔氏如法照办,到那天,暴风把树都拔了起来,唯独苑中的繁花安然无恙。后来,这种红幡就被称作护花幡。   护花幡的时代已经离开我们一千多年了,赏花、莳花之举则于今更盛。是啊,大自然惠赠的那份美丽,我们怎能不欣赏、护持。 ? 挑菜节 ? 字体 [大 中 小] ?      挑菜节是我国的传统春令节日,在唐宋时曾经十分盛行。节期在二月二,与花朝节期的说法之一相符,因此挑菜节又被说成是花朝节的别称。后世挑菜节虽不那么盛行,但挑菜之举可以说在近代仍然存在。   唐代挑菜节的大体情形是:农历二月初二,曲江拾菜,士民游乐其间,谓之挑菜节。在诗人们的诗歌里,挑菜节也被叫做挑菜日、挑菜时,如郑谷《蜀中春雨》诗:"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刘梦得《淮阴行》诗:"无奈挑菜时,清淮春浪软。"宋代,这种风俗不仅民间存在,并且传入宫廷里,演化成了挑菜御宴。宋人周密《武林旧事》记载说:"(二月)二日,宫中排办挑菜御宴。先是,内苑预备朱绿花斛,下以罗帛作小卷,书品目于上,系以红丝,上植生菜、荠花诸品。俟宴酬乐作,自中殿以次,各以金篦挑之……王公贵邸,亦多效之。"   挑菜也叫拾菜,实际上就是挑挖、拾掇新鲜的菜蔬,用来做成应时的食品,由此而形成节会。传统社会里没有什么大棚暖房供应所谓反季节蔬菜,而只能适应时令季候从原野或园圃取用。而春季到来之时,最能响应春气的莫过于那些小花小卉,在菜园种植的蔬菜还未长成的时候,原野里已经是野蔬遍地了。此时,人们要吃到新鲜的菜蔬,就势必到野地里挑菜。而花朝以至其后的上巳、清明,均有野外的习俗活动,自然可以顺带拾掇、挖挑一些野菜回来。   挑菜节所挑野菜,因南北地方的不同而多有差别。在北方,春季里最著名的野菜恐怕要数灰菜(也叫苦菜)。挑来的灰菜可以单独凉拌了吃,也可以和面做菜饼子吃。南方一些地方,则是挑蒌蒿的新芽,和米粉做成饼子食用。旧时在年景不好或人家穷困的情况下,这些种菜曾经做过老百姓的主食。今天人们食用它们,不过是图个新鲜,讲究个绿色天然。   春天里大自然馈赠于人类的天然美食,岂止野菜,人们熟知的榆钱、香椿、柳叶都是时令鲜品,别有风味的。在榆钱成串的时候,孩子们等不及,早已爬树撸了来塞得满嘴满兜。大人们则用榆钱和面,做成榆钱糕来吃。而老北京的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都时春令佳味,味道极为清美。 ? 寒食节 ? 字体 [大 中 小] ?      寒食节是一个禁忌性节日,也是一个纪念性节日。所谓禁忌,凡是在节日不准生火做饭,而要冷吃事前做好的饭,所以叫寒食节,也叫禁火节、禁烟节。所谓纪念,是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纪念介子推。   两千六百多年前,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后母骊姬的陷害,在国外流亡多年。一次路过卫国的时候,重耳和他的随从被人追击,慌不择路,逃到了一个渺无人烟的地方,甚是饥饿。这时重耳发现大臣介子推不见了,别人都说他乘危脱逃,重耳则相信介子推不是那种人。果然过了一会儿,介子推给公子端来了碗肉汤。重耳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一饮而尽。这汤原来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肉来熬的。公子得知此情,表示即位之日,一定重加封赏。后来,重耳真的即位成了晋文公,犒赏功臣时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邀功请赏,不食俸禄,悄悄地到山林里躲了起来。人们赞赏介子推的这种行为,同时也对晋文公不满,于是有人在他的门上挂了封信。晋文公见到信,猛然想起了介子推,遂派人去请子推出山,子推不从,晋文公便要焚山撵他出来,不想,介子推在大火中抱树而死。晋文公有感于此,下令以后每年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全国禁火,吃干粮、冷饭。   关于禁火的日期,也就是寒食节的节期,历来说法不一。它不是固定在一年的某月某日,而是给出一个相对的参照点推算。参照点有两个,一是清明,一是冬至。一般的说法是清明前一天或两天为寒食节。另一种解释以上年的冬至为基准,说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或一百零六天为寒食,所以寒食节也叫"百五节"、"百六节"。《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其实,寒食、禁火的日期最初是根本不确定的,就如同禁火之举也根本和介子推没有关系一样。从先秦的文献记载可知,当时是有比较严格的用火管理制度的。《周礼》有"司爟之官,实际上就是管火的官,他的任务是'季春出火',民咸出之;季秋内(纳)火,民亦如之"。也就是说,秋季最后一个月到次年春季最后一个月期间,野外不准生火。禁火的目的是在干燥的冬春季节防止失火,保护森林及其他资源财产。寒食禁火,实际上是由此而来的象征性举措。   寒食整天禁火,火种势必要灭。因此等到清明节,就要重新去获得火种,这叫"请新火"。据《辇下岁时记》记载,唐代宫廷每到清明节,都要让宫禁内的小孩子钻榆木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赐绢三匹,银碗一只。由于火种难得,且赐予臣下火种也可以表示关怀,笼络人心,所以又有"赐火"之举。此举以唐代为盛,韩翃《寒食》诗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之句,以汉喻唐,说明了当时的情形。   请新火是解决寒食后的问题,寒食日如何呢?无米不可炊,无火亦不可炊。为了寒食日还能吃得好,就要在寒食前备好食物。显然,一般的肴馔是不合适的,于是专用于寒食的食品也就出现了:   寒食三日为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荆楚岁时记》引陆翙《邺中记》)   寒食火禁,盛于河东,而陕右亦不举爨者三日。以冬至一百四日,谓之"炊热日"。饭面饼饵之类,皆以为信宿之具。又以糜粉蒸为甜团,切破曝干,尤可以留久。以松枝插枣糕置门楣,呼为子推,留之经岁,云可以治口疮。(宋庄季裕《鸡肋编》)   民间习俗如此,而佛门道观更有做"青粳饭"馈赠施主的。《熙朝乐事》说:"清明僧道采杨桐叶染饭,谓之'青粳饭',以馈施主。"明人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详尽地记述了青粳饭的做法。 ? 扫墓祭先 ? 字体 [大 中 小] ?   清明节是我国的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是七月半和十月一),最主要的节俗是祭扫祖先坟墓。上古之时,"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后汉书?明帝纪》引《汉官仪》说:"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归入了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旧唐书?玄宗纪》)   祭祖本来是最能体现我国民众孝思的礼俗,得到官方的肯定之后,清明墓祭之风必然大盛。早在汉代,在朝做官的严延年,每逢清明,要不远千里"还归东海扫墓地"(《汉书?严延年传》)。魏朝官府允许官吏请假祭扫,并且时间极长:"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扫拜,动辄历十旬。"(《魏书?高阳王传》)民间耽搁不起那么多时日,但届期也是"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坟"(见柳宗元《与许京兆书》)。而在当代中国,这种习俗仍然非常强固,所以清明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日。   清明作为鬼节之一,其独特之处就是墓祭,这种特点当然要被人们充分地利用。户外的墓祭最具表示家族兴盛的功能,坟头纸钱、纸幡、花圈,正是后继有人的标志;供品多而讲究及家人冶游之盛,又是家道殷实的象征。如此,怎能不着意大肆地安排、活动一番!晚近以来,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国家把清明定为法定节日,也是为了给人们的这种礼俗提供方便。不过,现在情况与过去有了不同,一是墓祭时多用鲜花,一是所祭奠者不只是先人,也可以是其他尊长师友。   清明节与另外两个鬼节比较来看,特点是墓祭,民间也叫上坟、上冢,即去墓地祭奠故去的祖先和亲人。这样的选择,有着充分的自然季候和社会生活基础:冬季寒冷,虽然可以上坟烧纸,但不宜较长时间地流连盘桓;夏秋天热雨多,又是农忙时节,而且对扫墓培土来说也为时已晚。因此,清明就成为墓祭的最佳选择。   清明墓祭,一般要在墓前焚纸钱、供食品、奠酒醴,所以要提盒担篮,有的甚至是车马出行。不仅成年男子参与,妇人、儿童也要参与。往往是晨间前往,盘桓镇日,日暮才回家。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谈到了当时的这种习俗:"人家上冢者,多和枣锢姜豉。南北两山之间,车马纷然,而野祭者尤多……妇人泪妆素衣,提携儿子,酒壶肴垒。村家山店,分馂游息。至暮则花柳上宜,随车而归。"正是因为分馂(众人分食祭过祖先的食品,即馂馀),才有了清明节俗的野外宴饮(野餐);正是因为游息,才有了清明的踏青游玩(郊游)。   清明的祭奠先人之所以也叫"扫墓",有着名副其实的内容。所谓扫墓,就是要清理墓地,去除杂草,修补坟墓。旧时民间大多数的坟墓是掘土、堆土而成,墓地难免杂草蔓生,而由于雨浇水淋,甚或鼠狐打洞,坟头也难免"沟壑"纵横,甚或塌陷成坑。这对满怀孝思的中国人来说当然是不能容忍的,必须清理、修补。清明时节,大地消冻,雨水未临,人又不忙,正是清理、修补的大好时节。而这种基于自然季候和社会生活的安排,又被民众上升到了民俗信仰的高度:修坟扫墓只能在清明进行,余时不宜。我们在文艺作品里常见到更换墓碑的情节,时间多在清明节,也正缘于此。 ? 插柳戴柳 ? 字体 [大 中 小] ?   清明除了扫墓祭先之外,还有插柳、戴柳之俗。此时,柳枝发芽,柔嫩坚韧,鹅黄柳绿,煞是可爱,又能弯曲盘旋,编成柳条帽。民间习俗利用了这种自然季候的特点,却又对习俗活动给出了另外的解释:插柳可以避鬼、明眼,戴柳可以免毒、驻颜。   插柳之俗起源较早,时间有元旦,但以清明、寒食期间为多。南北朝时,人们多在元旦插柳,说是能避鬼。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说:"正月元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这与元旦桃枝避鬼用意相同。而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所记则在清明:"清明节,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同时代的《梦粱录》也说:"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不过,用枣泥和面做面燕穿柳插门楣,显然与纪念介子推有关,可见清明、寒食两个节日的节俗多有交叉了。除避鬼、明眼之外,插柳还可以纪年华、占阴晴。宋人赵元慎《寒食》诗说:"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清嘉录》记载说:"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若雨主水。"   戴柳之俗,大约也是与插柳相偕而起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虿毒。"这里明确地说赐的是柳圈。这种柳圈是用细柳条弯曲编成的,也有叫柳冠、柳条帽的。后世人们所戴的,当然有柳圈;但也有仅只是在头上插一段好看的柳枝,叫"插"不错,叫"戴"也可以。只是后来人们戴柳并不像唐代那样为"免虿毒",而是为了驻颜--留住青春美丽。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清明)人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亦咸戴之。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其实,驻颜不过是一种俗信而已,戴柳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展示美丽,明人杨辒华的《山塘棹歌》说得好: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   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 ? 秋千风筝 ? 字体 [大 中 小] ?   清明作为节气,意思是清和明丽。清和明丽的日子,微风和煦,绿草如茵,正是户外游戏的最好时候。这个时节的游戏很多,诸如荡秋千、放风筝、斗草、蹴鞠、拔河,这里只介绍前两种。   秋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起于汉武帝的后宫之戏,本来叫"千秋",后来颠倒过来,并且加"革"旁成了鞦。所以明人陈卧子的诗说:"禁苑起山名万岁,复宫新戏号秋千。"另一种说,认为秋千并不是中原的产物,而是北戎的一种健身游戏,目的是锻炼敏捷性。《古今艺术图》说:"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矫者。"这种游戏大约在民族交往频繁的南北朝时传入内地,人们多在春天"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荆楚岁时记》)。到唐代,荡秋千的习俗在宫禁苑囿中十分盛行。由于秋千轻荡,飘举欲仙,浪荡皇帝唐玄宗看入了迷,就给它起了一个很有些机趣的称谓--"半仙之戏"。宫禁中的这种习俗自然传到了都城长安,士女们竞相仿效,风靡一时。诗人王建的一首《秋千词》写尽了这种游戏的风流况味:   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   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中鸟翼。   下来立地重系衣,复畏斜风高不得。   傍人送上那是贵,终赌明珰斗自起。   回回若与高树齐,头上宝钗从堕地。   眼前争胜难为休,足踏平地始为愁。秋千之戏,一直到近现代北方仍然存在。每当春季天暖之时,孩子们就来到野外,找两棵平行而相距适度的大树,把牛毛绳或麻绳的两头拴在树上,一人坐在绳子上,别人推送,来回飘荡;或者足可点地者,自己借力荡起来,再借耸动身体之力连续荡下去。胆子大一些的男孩,则站立在绳子上,借助站起、下蹲的力道来回飘荡,呈现男子的力量与矫健之美;女孩子们体轻,荡得高些,再加轻飘的花衣裳,煞是好看。   放风筝也是一种至今仍然盛行的民间娱乐活动,而且十分普及,较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在阳春,还是在仲秋,甚或是夏天、冬日,城市广场或乡村郊原都会有一只只美丽的风筝放飞起来,装点蓝天,装点人们的生活。   风筝最初并不是一种娱乐工具。相传最早的风筝是春秋时期的公输般发明的木鸢,而这种木鸢是一种侦察工具。又传风筝是汉代的韩信发明的,他用纸鸢量未央宫的远近,打算掘隧道打进宫里去。后来梁武帝被侯景包围在台城的时候,也用纸鸢告危求援。到了唐代,风筝才成为一种娱乐工具,但只限于皇宫和贵族子弟游玩。《燕京岁时记》引《日下旧闻考》就说:"五代汉季,李邺与隐帝作纸鸢,于宫门外放之。"北宋以后,放风筝开始流行于民间,而且日盛一日,成为今天的情形。   风筝别称纸鸢,此外也叫风禽、纸鹞等。这些称谓都与禽鸟相关,概了其能飞的特点。而称作风筝,则是因为在鸢首缀一个小竹筒,风入筒中,其鸣如筝。这有些像绑在鸽子身上的风笛。而更有在风筝上装置简单簧片琴弦的,叫"鹞琴"。明清以来,风筝的制作日趋精巧,以至于曹雪芹竟心为所动,撰著《南鹞北鸢考工记》,记载了几十种扎、糊、绘、放风筝的工艺。此时的风筝,已经不只是一种娱乐用具,也成了一种工艺品,并出现了并不以施放为目的而是用来作装饰品的风筝。   放风筝旧时还有一些讲究。比如上海郊区放风筝忌讳断线,而断线风筝落入人家被视为不吉,要采取某些消灾措施。而在更广大的地区,春天放风筝时要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去,俗说如此灾难祸患也就随之飘去,一年平安吉祥。 ? 上巳溯源 ? 字体 [大 中 小] ?   上巳的"巳",是地支之一。上巳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叫"元巳"。上巳的日期,大体在三月初三,所以后来上巳和三月三都被称为"修禊日"。到了曹魏时期,上巳节就固定在了三月初三。   上巳的节俗,最早是临水祓禊,后来逐渐生发出禊饮、禊游之举。此后,又由禊饮发展为曲水流觞,由禊游发展为郊游踏青之俗。   比较来看,上巳节的主要节俗是祓禊,用意是除垢求洁;寒食节的主要节俗是吃冷食,用意是防火禁烟;清明节的主要节俗是墓祭,用意是追思祖先;踏青节则主要是由上巳和清明两个节日发展出来的游玩娱乐的节日。因此,虽说上巳、寒食、清明、踏青诸节日期甚相近、节俗有重叠,但原始要宗,还是各各相别的。   临水祓禊   上巳节的原始节俗,是到水边洗浴,去垢求洁,除病致祥。这种活动叫修禊、祓禊,有春禊、秋禊之分,上巳节的祓禊就是春禊。   修禊之俗,早在周代就已经存在。《周礼?春官》说:"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汉代经学家郑玄解释说:"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其后,此俗历代相沿不改。《诗经?郑风?溱洧》记述了春秋时郑国的祓除之举,宋高承《事物纪原》引《韩诗外传》解释说:"三月桃花水下之时,郑国之俗,以上巳于溱洧之上,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祥。"《后汉书?礼仪志》不仅记述了节俗,也指出了其意义:"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洁)。"   修禊的主要活动是洗濯沐浴。大体有室内与水滨两种形式。室内的,是用浸了香薰草药的汤(热水)洗浴,或者薰香沐浴。水滨的,是在阳春三月的河水中洗浴,相传这样不仅可以洗去一冬积聚的宿垢,而洗掉的这些东西随水流走,也代表着人们一年的不吉不祥也已随波流去,剩下的只是吉祥如意。 ? 曲水流觞 ? 字体 [大 中 小] ?   上巳节原初的习俗是洗濯祓禊,地点往往是当地的河湖水畔,一如《周礼》所记。后世最能与当时的祓禊古义吻合的上巳节俗,是所谓的"曲水流觞"。由于方式方法的不同,这种活动也称流杯、泛酒、曲水流杯、流觞曲水、流杯曲水等。流卵、流枣也是这个系列的活动。   相传曲水流觞的活动起源于周公的曲水宴。《续齐谐记》记载说,晋武帝时的尚书郎束晳指出,当年周公要迁都,占卜后定在了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所以有了曲水流觞,没有被孔子编进《诗经》中的逸诗里就有"羽觞随波"的句子。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秦昭王三月上巳在河湾里摆酒宴,有个金人从东方出来,捧上一把水心剑,并说"令君制有西夏";等到秦国称霸诸侯后,就在当年的地方建立了曲水祠。   不管哪一种说法正确,到汉代,曲水流觞之举都相沿而成为盛集。之后的此类盛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描述的最为真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到唐代,这种习俗大为炽盛,节俗活动种类已臻完备,诸如流杯、泛酒、流卵、流枣、乞子、插柳、戴柳圈、探春、踏青、蹴鞠、秋千、拔河以及歌会等。其后,这些种类的活动几乎各代都继承并且发展了,从而缀结出我国最大、最完备的野外游乐节日。   曲水流觞所用的觞(酒杯)通常是木制的,小而轻,底部有托,可以浮在水上;也有陶制的,两旁有耳,称"羽觞",需要放在荷叶上才能浮动。游戏的时候,人们坐在回环曲折的流水边,放酒杯于水中,任其漂流,流杯停在谁的面前,当即取饮,或者赋诗饮酒。最初的临水祓禊在河边,曲水流觞也有在河边的,但这对宴饮来说不太方便,又难以找到那样"曲"的水,于是就专门开凿曲水,修建"流杯亭"。曲水流觞之举以唐代为最,以后渐渐衰退,到清代,这种活动已经基本上湮没了。只是在今天,人们又有了雅兴,西安等地的文化人们又开始举办此类活动了。 ? 踏青节 ? 字体 [大 中 小] ?      踏青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游乐性节日,时间在春季。所谓踏青,就是在春光明媚、大地返青之际,结伴郊游。因为活动的时间在春天,所以也叫"踏青",现代则称"春游"。   踏青节的节期在春天,但因时代、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春季的三个月之中,正月初八,二月初二、十二,三月初三,都曾被当做踏青节的节期。一般来说,南方多在二月初二,节期与花朝节接近,宋佚名《壶中赘录》称:"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而清人顾禄《清嘉录》引邵长蘅《冶游诗》则说的是苏州:"二月春始半,踏青邀女伴,小桃虎丘红,新柳山塘短。"北方则多在三月三,节期大体上与清明节重叠。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月令》称:"三月三日曰踏节。"这大概说的是唐都长安(西安)。而明人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的则是北京:"三月清明日,男妇扫墓……是日簪柳,游高粱桥,曰踏青。"   踏青之俗十分古老,基本上是伴随上巳祓禊和清明扫墓形成的。早在先秦,《诗经》中的一首诗就提到了伴随上巳修禊的士女的游乐活动。唐代都城长安的踏青也多在上巳。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辇下岁时记》说:"三月上巳,有赐宴群臣,即在曲江,倾都人物,于江头禊饮踏青。"杜甫《丽人行》及《绝句》都歌咏到了当时的这种习俗,前诗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后诗说:"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此后,宋元明清各代,踏青之俗相沿不绝。宋西湖老人《繁盛录》记载说:"清明节,公子王孙,富室骄民,踏青游赏城西。"这里的踏青在清明节,前引《帝京景物略》也说在清明,《清嘉录》则说在上巳。而与西湖老人同时代的宋代散文家苏辙,有诗题为《记岁首乡俗寄子瞻》,诗云:"江水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所记踏青显然是在正月("岁首")里了。由节期之多歧,也可推见踏青之俗的流行。   踏青的活动是基本相同的。如果说元宵是我国的村街狂欢节的话,那么踏青就是野外的狂欢节。同样,元宵节促成不少浪漫爱情,踏青节也是无限风流。这个节日,是又一个"弛禁"的日子,士女野外游乐,接触的机会更多,而蓬勃春意又最是逗人春情,最能引发爱情。正因如此,就像许多古代爱情故事以元宵为背景一样,踏青也是酿造爱情故事的土壤。古典戏曲名著《长生殿》中专有"禊游"一出,写的当然是春情爱意。而此前,这种事情也当真发生过。《诗经?郑风》有《溱洧》一诗,记载男男女女到溱水和洧水边修禊,而其中的一对士女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秉兰"之后,两人离开人群,到了"洵且乐"的"洧之外",游玩了一番,士还向女赠了礼物--芍药花。又相传说唐代诗人崔护清明踏青,口渴求饮,给他水的是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两人对视,明眸含情,但因为男女大防,二人未通言语,即恋恋而别。次年清明,崔护踏青又来,已经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了。一日嬉游固然娱情悦性,但毕竟欢娱嫌短,不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追悔与无奈。唐代诗人韩偓《踏青》诗描摹这种心态细腻传神,诗云:   踏青会散欲是时,   金车久立频催上。   收裙整髻故迟迟,   两点深心各惆怅。   当然踏青绝不仅仅是要谈情说爱,更重要的是游戏娱乐。阳春三月,丽日和风,正堪游赏,所以此间的户外活动相当丰富,如荡秋千、放风筝等。一冬局促于室内、村街的人们,此时可以郊原驰骋、山野纵横了。于是,女孩儿树上挂起秋千,在春风中轻荡;男孩儿空地放起风筝,在长空中高扬……本来充满生机的春,因此而更加生机勃发、五彩迷人。   今天,春游踏青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游赏娱乐习俗。一般在清明前后进行,有单位集体组织的,有三五同好自发的,也有阖家出游的。既可饱览大好春光,又能怡乐身心。 ? 三月三 ? 字体 [大 中 小] ?     在大众的观念意识里,月、日相同的日子总是不那么平凡,因而许多这样的日子都成了节日,正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是如此。这其中,大多数节日有专门的名称,也可以叫"重某"的,如重三、重五、重七、重九。而三月三左右的节日虽然也有专门的名称,但又都不足以概括这个日子里丰富的节俗,所以我们有必要专设一题。   三月三与传统的上巳、清明、踏青三个节日的日期基本重叠,因此这些节日的节俗也就是三月三的节俗。除此之外,汉族,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都把这一天当做节日,节俗中包括多种类型,丰富多彩。   三月三是壮族的歌圩节。壮族多在三月三举办"歌圩",青年男女赶歌圩,对歌终日,谈情说爱,还有碰红鸡蛋、抛绣球等习俗。相传这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形成的节日,所以也叫"歌仙节"、"歌婆节"。近年来,广西在此基础上,组织发展了国际性的中国民歌节。瑶族也以三月为歌节,只是主要唱茶歌、诉苦歌、谢仙歌等,很少唱情歌。   三月三是侗族的花炮节。节日期间有抢花炮、斗牛、斗鸟、对歌、踩堂等活动,其中以抢花炮为中心。黎族则称三月三为迎春节,节日期间男女青年可以自由交往,在五指山上唱歌跳舞,两情相悦者则在休息时一起吃香饭,互赠礼物。   如上所述,三月三在西南少数民族主要是社交娱乐性节日,但也有一些民族以之为祭祀节日。比如布依族,在这一天要进行祭灶神、祭山神、扫寨、赶鬼等活动。祭神时要杀猪。节日里人们还要吃huangse的糯米饭。节日前后的三至四天里,各村寨的人们不能往来,违者要受罚。白族在三月三要祭祀庄稼神,祈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就如同五月五的端午节也被称为"五月节"一样,三月三也被称为"三月节"。比如在台湾、福建地区,就是如此。清乾隆《台湾府志》记载说:"三月三日,采鼠麹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谓之'三月节'。"显然,这个节日的习俗是与清明祭祖相关的。清人郑大枢的《风物吟》就注意到了这种联系:"宜雨宜晴三月三,糖浆草粿列先龛。凤头龙尾衣衫摆,踏遍郊坰酒已酣。" 公开的电子版没图,想了解相关的不妨搜索下完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earinmoon 2017-4-25 09:16:17
格式不舒服的话,请下载附件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手机版|小黑屋|九艺游戏动画论坛 ( 津ICP备2022000452号-1 )

GMT+8, 2024-4-24 18:34 , Processed in 0.1702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