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00

(转)古代城池攻防器械 [复制链接]

九艺网 2017-4-25 08:53:41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一、攻城
1、渡河
2、攻坚——各种战车
3、攻坚——云梯
4、火攻
5、水攻
6、其他

二、守城
1、城防体系
2、阻滞设施
3、防御设备
4、辅助防御设施
5、地防设施
6、交通设施
7、守城炮
8、弓和弩

三、火药兵器
1、炼丹术
2、火药的发明
3、宋代火药武器的发展
4、火药配方和武器
5、发射火药武器之戎具

附:靖康之役——宋代城市攻防战的典型

一、攻城
1、渡河折叠桥 / 填壕车 为了通过城外的壕沟或护城河等障碍,攻城军就必须有机动性的便桥。我国自战国时代便有使用壕桥的纪录,称为「飞江」或「飞桥」。根据《六韬.虎韬.军用》的纪录中有:「渡沟堑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4.7公尺),长二丈(6.26公尺)以上,着转关、辘轳、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由此可知宋代之前我国在壕桥的发展方面已极为成熟,不但应用了销轴、辘轳等机械装置,其桥宽且达一丈五尺,若一次使用八具,可以提供宽达十二丈(37.56公尺)的正面供部队通过。 根据《武经总要》所载的宋代壕桥类器材总共有五种,壕桥的宽度是视城壕或护城河的宽度而定,这些壕桥多半是在围城时攻方观测后就地取材制作的。为了运输的方便,壕桥的桥座下有两个大轮子,以便攻城军可以出其不意的部署壕桥,使部队迅速通过桥面,进行攻坚作业。为了确保桥面的安定性,壕桥的前端有两个用来固定的小轮,当小轮陷入对岸的土壤中,就可以使桥更为稳定,此种特殊设计比起前代用许多绳子固定的方法,显然较为进步。 若壕沟或护城河过宽时,则利用机构较为复杂的折叠桥。折叠桥是将两座壕桥加以衔接的方法来补足不足的长度。折叠桥的结构有转关(销轴)和辘轳(绞车),转关是用来连结两个桥面的,辘轳则是用来控制延伸桥面的俯仰度。在此必须附加说明的是《武经总要》弘治本和四库本上折叠桥的图版有一些差异,由于弘治本的图版不甚合理,故在此采用四库本的图版说明。 另外,《武经总要》还记载有两种填壕车,但很可惜的是没有文字说明,据图所载,可以看出填壕车与前述壕桥最大的不同应该在于对于部署桥梁人员的防护程度不同,填壕车是以竖直的桥板作为防御,所以人员在推进填壕车时可以避免遭到矢石的攻击。填壕皮车的人员防御甚至从正面延伸到了侧面和车顶。不过,相对的桥面的承载则大不如壕桥。

2、攻坚——各种战车为了要减少攻城时所造成的伤亡,预先进行炮击以降低敌人的战斗力是必须的。所以《武经总要》中还附有二种炮车,但都没有文字记录可供了解,只能从图片去想像分析了。 古代攻城时,面对高耸的城墙时,只有三个选择,一是挖掘地道,再来就是想办法超越十几公尺高的城墙,不然只好面对面破坏城墙。挖掘地道除了可以使部队突入城防体系外,同时也可以在城墙的地基下挖掘,先以木板支撑挖掘的部分,然後放火焚烧支架,地基一松动,城墙就会倒塌。攻城部队就可以蜂拥而上冲入缺口扩大战果。 头车宋代在挖掘地道方面已经发展出专门的车辆,称为「头车」。头车的结构很复杂,共分为三个部分:「屏风牌」、「头车」及「绪棚」。屏风牌在车列的最前端,车前及两侧设有防护,等於是整组头车的出口。在有敌情顾虑下,屏风牌和头车紧接,提供攻城部队良好的防护。等到地道挖掘的差不多,攻城部队会在车内集结,迨地道挖通後,迅速的将屏风牌推开,部队就可鱼贯出车进行攻击。至於中段的头车,车身一般而言长九尺(2.82公尺),宽七尺(2.19公尺),前高七尺,後高八尺(2.50公尺)。车顶并设有一二尺宽的出入口,除了供出入外,也可以成为攻城部队还击的射口。另外,在掘地道的时候,因头车是静止的,容易为敌军的炮石或燃烧性武器所攻击。所以其车顶防御特别坚固。在木制顶盖上又加上一层皮笆(铺上生牛皮的竹盖),然後再覆上一尺多厚的穰櫜,最後再盖上皮笆。而利用车顶的出入口,运用预先准备的泥浆桶、麻搭(拖把)和浑脱水袋(牛皮做的水容器)也可以迅速的灭火。 至於挖掘作业开始以後,随著开挖的进度,头车也会不断的前进,因之,车最後一段的绪棚也会随之加长。挖出来的泥土也可以藉由车尾所附的绞车带出,移作填壕之用,一组头车的乘员约为三十人。 除了头车之外,轒辒车、木牛车和尖头木驴都是属于攻城的车辆。轒辒车轒辒车的历史很悠久,最早出现此一名称是在 《孙子.谋攻》其言曰:「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轒辒车的用途和头车差不多,只是构造简单的多,车子的容量大概是十个人,共有四个路轮。它的车底是空的,所以乘员可以在里头推车前进,车顶和两旁则用生牛皮覆盖。不过大概为了减轻重量,所以车顶的牛皮是以绳子作为支撑。由于轒辒车是尖顶的,所以可以减少炮石的破坏力。 尖头木驴的车形和轒辒车很接近,因袭轒辒车尖顶的优点,尖头木驴车顶的斜度更大,车脊则换为较坚固的大木。为增加行车的安定性,路轮又增加成为六个,车长为一丈五尺(4.7 公尺),高八尺(2.504公尺),车的乘员一样是十名。尖头木驴曾为梁将侯景所使用,但却因守建业的羊侃火攻击退,事载《太平御览》、《梁书》及《通典》,因《通典.兵典》所载较详,故录于下:梁将侯景反,兵逼建业,皆危惧。梁将羊侃为守城督,因伪称得外射书,云「邵陵王、西昌侯兵已至近路」,乃少安。贼为尖头木驴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 可见这种攻城车最大的致命伤还是在防火上,难怪头车的车顶上平时就备有泥浆桶和浑脱水袋,准备随时灭火。尖头木驴在宋代又被称为鹅车洞子,自北宋末年以后的宋金战役中被金zx量使用为攻城主要兵器,据《靖康纪闻》一书记其功能构造为:洞子可以沼道,可以攻城而上,用车轮推行,其状如峻屋,上锐下阔, 人往来其间节次续之,带有长数十丈者。上用生铁裹,内用湿毡,矢石灰火皆不能入。而在赵万年的《襄阳守城录》中更详细的记录了金兵充分利用洞子攻襄阳城的情形。 木牛比较起来最简单的还是木牛,是以坚木厚板组成的攻城车,外层以生牛皮包裹,一样有四个路轮。但是,它的车顶却不是尖的,可以想见对于炮石的防御力较低。 钩撞车上述几种车虽然设计精巧,但是对于冲出城的守军却缺乏攻击力,故还有一种钩撞车,它的形状和尖头木驴相仿,只是车子的顶部安装了一些长兵器,可以用以防御敌军,必要时,可以抽出使用,避免了车内狭小,无法携带长兵器的缺点。 木幔木幔是一种机动式的屏障,因《武经总要》并没有详细说明,我们只有透过其它的历史记载来了解它。在《宋书.武帝本纪》中曾记载这种木幔的功效:「张纲治攻具成,设诸奇巧,飞楼木幔之属,莫不毕备.城上火石弓矢,无所用之。」另据《通典.兵典.攻城战具》的记载:「以板为幔,立桔槔于四轮车上,悬幔逼城堞间,使趫捷者蚁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谓之『木幔』」。

可见木幔是用来暂时抵御来自城堞的矢石攻击,使攀墙攻城者减少伤亡的一种设施。 3、攻坚--云梯云梯是士兵用来越过城墙进行攻击的器材,尤其在冷兵器时代,城墙的破坏极为困难,藉由云梯直接进行攻击往往是攻城战的重要手段。宋代的云梯有许多形式,如:飞梯、竹飞梯、蹑头飞梯、避檑木飞梯、杞车、行天桥、搭天车、行女墻和云梯等。其中前四者的构造较为简单,飞梯和蹑头飞梯的前端都装有车轮,以便在推梯附城时较为迅速。竹飞梯更只是以一支大竹为主干,在梯身上安装踏脚的横竿而已。至于避檑木飞梯如何避檑?由于《武经总要》并没有说明,因而无法得知其作用。 至于在敌人矢石攻击当中,利用上述云梯攀附城墙往往死伤惨重,因此宋人又研发出一系列重型的云梯,以减少攻城部队在攻击发起至开始攀墙作业前的伤亡。要减少伤亡就必须从几个方面下手:首先缩短自攻击发起至抵达城墙的时间。为达到此目的,宋人将许多云梯都改成车型,根据《武经总要》中共收录了五种:杞车、行天桥、搭天车、行女墻和云梯。其次是加强车身对于攻城部队的防护,上述五种中的杞车并未配备任何防护,而行天桥则在梯子的顶端设有一段女墻,可以在与守城部队短兵相接时提供简单的防护,至于行女墻和云梯则更在车体部分增置了生牛皮作为乘员的防护,可以使乘员在攻城前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第三是缩短架梯的时间,关于这一方面,宋人发展了两种折叠式云梯。这种重型云梯是以粗大的木头作为车座,梯子每段各长二丈(6.26 公尺),以转轴相连接。作战时乘员必须在车内以人力将云梯推至预备攀登的地点,然后以车后的辘轳将第二节梯放出,第二节梯的前端设有铁钩,可以迅速的固定梯位,武装乘员便可由梯攻入城内。搭天车和云梯就是属于这种云梯。值得注意的是,搭天车和云梯的折叠梯顶端都设有铁钩,可以钩住城墙,使得梯子较为稳固,在攀登高度较高的云梯时这种设备相形重要,也因此只配备在能架较高高度的云梯上。 值得注意的是,云梯的战术并非以单梯作战,否则极易为敌人所消灭,必须先集结大量的云梯于矢石的攻击范围外,然后由炮队先行攻击城墙,待减低敌人的防御力后,最后再由云梯部队冲锋,以使攻城部队的伤亡减到最低。

4、火攻有时守城者防御严密,无法直接进行攻城作业,这时就必须倚赖火攻。攻城所用的火攻术主要是以引起敌军火灾,焚烧敌军兵器或是以烟熏敌军为目的。在《武经总要》中所收录用于攻城的火攻器械有以下几种: ⑴ 雀杏雀杏是捕取来自城中的鸟雀,然后以中空的杏子装入燃烧的艾草(火种),等到黄昏时利用其返巢的行为,将火种带至敌人粮仓。 ⑵ 行烟根据《武经总要》的说法,如果攻城超过十天,则可以准备易燃的干草或薪束约一万束,一束以人力能够背负为准,然后至城的上风处,以干草为中心使其易燃,周围则置湿草,使其发烟。鉴于引火发烟的地方不可以离城太远,必须注意准备皮笆或是傍牌以防敌人以矢石攻击。这些草料因为带着湿气,所以会发出浓烟,可以熏逐城上的守军。 ⑶ 烟球和毒药烟球这两样武器都是利用投石车(炮车)投射至城外的。烟球是以火药三斤外面敷上一斤黄蒿,要投弹时再以烧红的锥子刺入点燃包裹火药的厚纸层,放在炮车上发射,算好距离与燃烧速度,球落至敌军阵营时,刚好点着球火药引起爆炸。毒药烟球的成分就复杂了,重量大概是五斤,可以使敌方士兵口鼻出血。 ⑷ 扬尘车扬尘车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驱赶敌人守城将士,其目的与今日的化学战有些相仿,但扬尘的目的并不是杀伤敌军,而是利用散播石灰使敌军口眼无法张开,或将毒烟吹至敌军阵中,攻城部队就利用此一守城部队离开防守岗位时,利用云梯蜂拥而上。使用扬尘车也是必须二三十辆同时使用,等待风向合适,或是有鼓风的设备时,将车移至上风处,理论上应该先用炮车轰击数次,迨敌军的矢石稍弱,再将扬尘车推向城边进行扬尘作业。 另一方面,守城部队要是施放化学药剂进行作战的话,攻城部队也必须采取一定的防御措施,此时亦可充分利用扬尘车以制敌。 ⑸ 皮漫《武经总要》一书也提到敌军若在地道上方掘翻身窟准备倾倒毒液的话,就必须以张开皮漫,固定于排沙柱上来阻挡毒液流入地道中造成伤害。皮漫的大小为六尺五寸(2.03公尺)见方,材质是生牛皮。

5、水攻所谓水攻,主要是指利用水力来阻挡敌人的运输路线,冲毁敌人的城墙,或是浸泡敌军的资材粮秣等。利用水攻的战术主要是在于水源必须高于城池的地方才行,只要水源高于城,就可以截断敌人水源,或是引水冲击城墙或交通线,最后还可以于水源中加入毒药。自古以来便有许多水攻的战例。如:韩信就曾利用潍水消灭龙沮。是故,测量水源的高低是最重要的工作。用来测定水的高低的器具有三种:水平、照版和度竿。水平是一个小水槽,共有三个相通的小水池,三个小水池中都置有略比池小三分的浮木,浮木上有齿,若三齿一样高则代表水平。照版的形状有点像方形的扇子,长四尺(1.25公尺)下二尺涂成黑色,上二尺白色,宽是三尺(0.94公尺),有一尺(0.31公尺)长的握把。至于度竿,宽二寸(0.06公尺),刻成精度达到分的尺。 水平、照版和度竿是如何测量相对高低的?一般而言,先将照版和度竿置于待测地点,用白绳测量待测地点和水平的距离,然后使照版上黑白相交的部分和水平的视觉延长线重合,再利用水平的高度减去度竿测量照版黑白相交线与地表的距离,此即为两地实际相差的高度。只要一旦确定水源高于实施水攻的地区,就可以实施水攻,反之,则必须注意是否会被敌人有采取水攻的可能。

6、其他由于城墙的阻隔,攻城军队于守城部队的一举一动很难得知,因此必须利用高过于城墙的侦察设施来侦察敌情。这类的车辆种类也不少,如巢车、望楼、橹、飞楼、云楼等。《孙子.谋攻》中就有:「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之言,其中的「橹」就是指这种利用高度来进行侦察作业的武器。又如《战国策》卷十二 齐五〈苏秦说齐闵王〉:「故明君之攻战也,甲兵不出于军而敌国胜,冲橹不施而边城降,士民不知而王业至矣。」可见橹对于攻城有绝对的重要性。 望楼宋代《武经总要》中就录有望楼图其说明文中记载望楼高八丈(25.4公尺),用坚木支撑,顶端建一座宽五尺的版屋,在屋底设一出入口,坚木上钉上钉子以便观测人员(望子)攀爬,底座是用两枝各长一丈五尺的鹿颊木先埋入土中,只露出八尺,以船只上绑桅杆的方法将坚木和鹿颊木固定,然后在坚木上绑上一百二十尺(37.56公尺)、一百尺(31.3公尺)和八十尺(25.04公尺)三种高度的固定绳以确保其安定性。一般而言,望楼中只配属一名望子,由他手持白色旗,无敌情警戒时旗子是卷起来的,若敌来犯则将旗张开,敌人靠近则将旗杆横置,若敌人退走则慢慢将旗举起。 望楼车有些观测设备为了符合机动的需要也会发展成车的形式,如望楼车和巢车。望楼车基本上和望楼的形制很接近,只是多了一个四轮车座而已,望楼车的车辕高度为一丈五尺(4.7公尺),轮子的直径为三尺五寸(1.1公尺),望竿的高度为四十五尺(14.08公尺),由于望竿上必须支撑观测室,所以必须用上直径八寸下直径一尺二寸(0.38 公尺)的木料,若取材困难时也可以用多木接合的方式达到此一强度,和前面所提到的望楼一样,望楼车的固定方式也是由绳索固定于地面,所不同的是,因为高度的不同,望楼车所采用的固定绳较望楼少但一样是三层,绳索的长度也短的多,分别是七十尺(21.91公尺)、五十尺(15.65公尺)和四十尺(12.52公尺)。 巢车巢车的功能虽与望楼车相近,但车制有些不同,巢车的车座是采用八轮车座,而且是以双竿作为支撑机制的,竿的高度则视城池的高度而定。一般而言,唐宋的城墙约五丈(15.65公尺),因之要侦察城内必须高过此数。在双竿的顶上设置一个辘轳,以便将观测用的吊舱举起,因为举起吊舱需要很大的力道,所以和其他的观测车不同,他是以生牛皮为材质,可以防御敌人的矢炮攻击。 拒马鎗由于攻坚作业时,骑兵部队很难助攻,但守方随时有可能以骑兵迅速冲出城,快速消灭攻城部队,因之,防范城内骑兵的突袭只能仰赖一些障碍物,而拒马鎗就是其中一种,利用一支较粗的轴木,将鎗穿插其中,以防止马的冲击。

二、守城
1、城防体系城池的构筑在中国历史上是渊远流长的。周人以城立国,武装殖民,统一了中国。东周时代列国相互交征,攻城往往成为战争的关键时刻,田单复国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攻城的情节里,讨论到攻守城技术最早的文献《墨子》也出现在此一时代。现今所保存的古城以魏晋以后者较能反映城的规制,尤其以邺城、洛阳和匈奴王赫连勃勃于西元413年所兴建的统万城,已经可以略窥城防系统的演进。尤其统万城虽为匈奴人所建,已可以见到墩台、马面、瓮城等设计的雏形。唐代的城制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杜佑所着《通典》中,也特别列有〈守拒法〉一章,叙述了城墙、城壕、弩台、羊马墙等设施。 宋代的城制总和了历代的经验,将城池的防御系统发展成由城墙、城门、瓮城、马面、钟楼、鼓楼、望楼、弩台、敌楼……等机制所构成的复杂体系。且由于宋代外患频仍,面对敌人强大的骑兵,野战时常无法致胜,战争往往因而发展为旷日持久的城池攻防战,如北宋末年的汴京、南宋时的德安和襄阳城的攻防战都长达数月之久,更刺激了宋人对于城防的重视。除了《武经总要》这样大部头的军事百科全书有《守城》和《攻城》的专章外,也出现了记录守城战术和经验的专书:如陈规等所着《守城录》和赵万年的《襄阳守城录》。知识分子也在笔记中提到一些经验,此外士人也极为重视和城防相关的知识。如沉括在《梦溪笔谈.官政门》即曾提及有关马面的资料。 一般而言,宋代城墙的高度约在11公尺左右。城门外要构筑瓮城,一般是半圆形或方形的,厚度和城墙一样,在两侧设有门。城外距离三十步(46.95公尺)的地方则掘壕沟,以吊桥交通往来。靠近壕沟的内侧则在距离城墙十步(15.65公尺)的地方筑羊马城,羊马城高一丈至八尺(3.13-2.50公尺)之间,羊马城的城门要和瓮城的城门方向错开。羊马城的女墙的高度为五尺(1.57公尺)。城上都置有女墙,城上每十步(15.65公尺)就设有一个敌棚(楼),马面上也有。四面设置有弩台,弩台的面积为宽一丈六尺(5公尺),长三步(4.67公尺),可以安置大型的床弩。沉括在《梦溪笔谈.官政门》中曾强调马面的作用:「予曾亲见攻城,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武经总要》一书曾归结了守城五项的失败原因来提醒守城者:一是壮大寡小弱众;二是城大而人少;三是粮寡而人众;四是蓄货积于外;五是豪强不用命。如果再加上外水高而城内低,土脉疏而池隍浅,守具未足,薪水不供,虽有高城也要弃守。如果要确保城守,则要符合五全的条件,一是修城隍,二是器械具;三是人少而粟多;四是上下相亲;五是严刑赏重。如果再加上大山之下,大河之上。高而不旱,水用足的先天条件,则符合兵法上所说:「城有不可攻。」的优越守势。靖康年间金人攻克汴京,烧杀掳掠,给予北宋的士大夫很大的打击,开始深切反省失败原因并研究守御之道。绍兴十年(1140),陈规在读完夏少曾所着《靖康朝野佥言》之文后,深感「痛心疾首」遂撰写《靖康朝野佥言后序》一文检讨守御之道,并将其守御德安成功的经验,再撰写了《守城机要》。陈规在这些作品当中表述了他对于城守的新观念。在技术史的观念上,陈规的守城战术是建立在因应投石器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投石器虽然是汉人所擅长,但是随着军事的失利,许多宋兵为外族所掳,这种利器也就日益被「师宋之长技以制宋」的外族所充分利用,甚至直接将宋兵编为一军,反过头来攻打自家人。由于投石器的广泛使用,城墙被破坏的机率大增,城防系统的改进也变得日益迫切。陈规对于城防制度的改进主要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改良瓮城:陈规认为瓮城应该拆除,改成一道横墙;第二是收缩城角,使得防御能力增强;第三是增加城和壕的的数目。陈规的守城观念从战术的层面来说,就是主动防御和加大防御纵深。陈规所提出的城制,虽然基本上对防守有帮助,但还要考虑许多其他条件,因此,到南宋宁宗时,又有襄助襄阳城统帅赵淳,成功击退攻城金兵的赵万年,详细的纪录下了当时襄阳城的防御设备,而其规划虽与陈规所主张类似,但也有因地制宜之改进措施。(详情请参阅赵万年所撰之《襄阳守城录》一书)

2、阻滞设施在敌军攻城前应尽量消耗敌军的有生战力,以降低攻城时敌军所给予的压力,所以就必须设这些阻滞设施。不过据着名的古兵器学者周纬表示:宋人这方面并没有太多发明,多半还是沿袭前代而来。如:铁菱角是来自周秦铁蒺蔾,鹿角木来自汉代,三国时代魏军曾大量的运用于守城。 蒺蔾蒺蔾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因为它的果实外壳有刺,所以古时作战常常就地取材,将它收集后洒于敌军必经之路,用以刺伤敌军人马脚部。早在《孙子兵法.虎韬.军用》就曾提到木蒺蔾和铁蒺蔾的用法:「木蒺蔾,去地二尺五寸,百二十具。领步骑,要穷寇,遮走北。」「狭路微径,张铁蒺蔾,其高四寸,广八寸,长六尺以上,千二百具,败步骑。」使用铁蒺蔾也有实际的战例,如三国时代蜀汉将杨仪就曾利用过蒺蔾来阻止司马懿的追击。事见《通典.兵典》:蜀大将诸葛亮悉十万,由斜谷出始平,据武功五丈原。魏大将司马宣王 帅师拒之,与亮对于渭南。……,亮卒于军中。及军退,懿追焉。亮长史杨仪结阵,反旗鸣鼓,若将向懿,遽退,不敢迫。经二日,乃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懿乃追之,仪多布铁蒺蔾,懿使军士二千人着平底木屐前行,蒺蔾悉着屐,然后马步径进,追至赤岸,方知审问。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笑曰:「吾能料生,不料死故也。」可见铁蒺蔾在野战的使用上很早。至宋时,此器之使用亦十分普遍,如宋将韩世忠在剿平胜捷军张师正溃师时,曾下令将铁蒺藜自塞归路,以示剿平的决心,事见《宋史.韩世忠传》:(李)弥大檄世忠将所部追击,至临淄河,兵不满千,分为四队,布铁蒺藜自塞归路,令曰:「进则胜,退则死,走者命后队剿杀.」于是莫敢返顾,皆死战,大破之,斩复,馀党奔溃.乘胜逐北。不过上述所言,都是在野战时的用途,其实在守城上它的起源也很早,《墨子》一书中也多次提到蒺藜的用途,他指出除了在城内要储存外,在地道的进出口和门户都应设置,以防止敌人偷袭。另外在《汉书.爰盎晁错传》亦曰:「……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其中「渠答」指的就是铁蒺藜。 地涩、诌蹄、鹿角木除了铁蒺藜外,地涩和诌蹄也是类似的阻滞设施。其中地涩是以逆须钉入长三尺(0.94公尺)宽二尺(0.63公尺)厚三寸(0.09公尺)的布版;诌蹄则是由一具钉满逆须钉的七寸(0.22公尺)木框构成,都是较大型的阻滞设施。铁菱角则是部署在水较浅的壕沟,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敌军涉渡。鹿角木是长数尺的坚木,插入土中一尺多,目的是用于阻挡骑兵。 陷马坑、机桥一般而言,通常攻城军最先抵达的部队是侦察的骑兵部队,可以利用陷马坑来迟滞敌军骑兵的行动。宋代陷马坑的长约五尺(1.57公尺),宽三尺(0.94公尺),深四尺(1.25 公尺),坑中底部布满削尖并用火烤过的鹿角枪和竹签,坑的排法是巨字形。据《通典》的记载,唐代的陷马坑是以亚字形排列,长五尺(1.57公尺),宽一尺(0.31公尺),深三尺(0.94公尺)。可见宋代的陷马坑较唐代为大。坑上以刍草或种草苗覆盖,藉以欺敌。陷马坑一般设置于敌人通行的道路和城门的内外两侧。机桥是一种陷阱装置,主要是部署在壕沟上,平常与正常的便桥无异,但是,有敌军攻城时,则可将栝木取下,敌军一践踏桥面,桥就立刻翻覆。 檑木在攻城的过程中攻城军伤亡最大的阶段就是攀爬城墙时(也就是「蚁附」),此时守城军可以用所有的兵器去对付攀爬中无力还击的攻城士兵。其中应用的最多的大概就是檑具,早在《周礼.秋官.职金疏》中就记载它的存在:「雷,守城捍御之具。」宋代《武经总要》中所载的檑具就有三种,传统型的檑木共有三种材质:木檑、砖檑和泥檑。其中木檑是采用巨大的木材,修成长四尺(1.25公尺)直径五寸(0.16公尺)的木柱,然后在木柱上钉上逆须钉,以增加檑木投掷时的杀伤力。泥檑顾名思义是以土混合猪鬃、马尾或毛鬣三十斤(使其不易断裂)做成长二三尺(0.63-0.94公尺),直径五寸(0.16公尺)的柱型。砖檑是用烧砖的技术烧成,大小约为长三尺五寸(1.1公尺)直径六寸(0.19公尺),与泥檑的大小差不多。 回收型檑木(上图夜叉檑、下图车脚檑)上述这些传统型的檑木多半是藉助重力来产生破坏力,制作的材料多半容易自城中取得。但是若敌人围城经年,城中有限的资源无法长期支应制造檑木所需,很快的便无法应付蚁附的攻城军,所以可以回收多次的檑木便出现了。这些回收型的檑木有车脚檑和夜叉檑两种,其中车脚檑是自城上立一个绞车,然后以车轮作为檑具,投掷后再以绞车收回。而夜叉檑(又称留客住)则是以长一丈多(3.13公尺)直径一尺(0.313公尺)的湿榆木制成,檑木外钉满长五寸的逆须钉,两端装有轮子,一样依靠城上的绞车施放。如此一来,当夜叉檑施放后,两端的轮子(当然它们的直径超过五寸)可以迅速的帮助檑木回到原位,而不会受到逆须钉和城墙摩擦而导致难以回收的窘境。 狼牙拍、飞钩、铁撞木除了可回收的檑木之外,宋代还有其他回收型的攻击兵器,如狼牙拍、飞钩和铁撞木。狼牙拍的拍面是由长五尺(1.57公尺)、宽四尺五寸(1.41公尺)、厚三寸(0.09公尺)的榆木板钉满五寸长,重六两的狼牙铁钉二千二百个,四面各装上一刀刃,以加强杀伤力。狼牙拍的操作是由两组绳子来控制,敌军一但进行攻城,就用一组绳子将拍面举起与城墙垂直,迨敌军攀爬至拍面下方,立刻将拍放下。飞钩又名「铁鸮」,它的设计有点像是在钓鱼,末端利用一段铁炼来增加抛掷时的稳定性,然后再加上钩锋长利的铁钩。铁钩是运用在敌军士兵穿着沉重的铁甲攻城时,因为头戴物笠,又担心矢石攻击,不敢抬头的心理,只要他们聚集在城下,就立刻将飞钩抛下,飞钩会钩住盔甲,每次可以钩到两三个人。铁撞木则是设计来攻击攻城的木驴车,所以它和前述以杀伤敌人为主的「人员杀伤檑」不同,是以撞击力为主,所以铁撞木是木身铁首,铁首是由六个铁锋所组成,每个铁锋长一尺多(0.31公尺),就像一只大狼牙铁钉,可以穿刺攻城车辆的顶部。破坏车辆之后可以用燕尾炬燃烧破坏。 守城个人兵器士兵据城而守,所用的兵器当然和野战时所使用的不尽相同,因为防守具有掩蔽及隐蔽的优势,而且不必考虑机动性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斩杀攀城的敌人,一般守城所用的武器较野战所使用者长。如:拐突鎗长二丈五尺(7.83公尺)、抓枪长二丈四尺(7.51公尺)、拐刃枪长二丈五尺、叉竿长二丈(6.26公尺)。另外也有一种锉子斧,和一般的斧头「直柄直刀」设计不同,它是用「直柄横刀」的方式,主要用于钩刺攻城人及砍攀城人手。 消防攻城部队常常利用炮车投掷燃烧弹,因此城墙上必须预贮水源,以便随时灭火减少伤害。一般的水袋是以牛马杂畜的皮毛制成水袋,可以贮水三、四石,出水口以长一丈(3.13公尺)粗径的竹,中间打通,以利出水。遇到城上的城楼或战棚失火,以三至五人为一组,立刻提起水袋灌救,一座城门必须配置两具水袋。若是敌人在城下起火,则用另外一种可以投掷的水囊,水囊是用猪或牛的胞衣制成。火势大的时候,水不易接近火源,可以利用唧筒将水喷洒到火源上。遇上油性的燃烧物时,就不能以水来灭火,否则会有火苗四散的情形,这时就以麻搭(也就是现代的拖把)沾泥浆来灭火,麻搭杆长八尺(2.54 公尺),杆头包扎散麻二斤。

4、辅助防御设施塞门刀车、布幔、皮帘城池一但遭到敌人的破坏,若无法即时修复後果不堪设想,所以守城时务必准备辅助防御设施,来暂时阻挡敌人的攻势。如塞门刀车就是用来代替被敌军破坏的城门,它共有两个车轮,门板上向前插出许多鎗刃,以防止敌军再度破坏。 木女头则是代替被破坏的女墙,它高六尺(1.88公尺),宽五尺(1.56公尺),墙面上预开了一些射口,底部设两个轮子以便推行,迨移至定位时用附带的两枝拐木加以固定。因为女墙往往是城上争夺战的僵持地点,所以往往是攻方攻击的重点,若是女墙为攻城部队所破坏,则城上的守军就失去屏蔽,很快便会丧失战力,所以守军多半会利用布幔来保护女墙。布幔是以很多层的厚布(也有用绳子编成绳网)做成一面布幕,以一枝竹杆撑出墙外七八尺外(2.19-2.50公尺)来抵挡矢石,当然同理它也可以用於保护望楼。若是城上被打出缺口,则利用牛皮制的皮帘来遮蔽,皮帘的长八尺(2.50公尺)宽一丈(3.13公尺)。 木立牌、竹立牌单兵所使用的防御盾牌也较野战所使用的尺寸大,更重视其防御力。《武经总要》中载有两种防御盾牌:木立牌和竹立牌。木立牌和竹立牌的型制接近,大小也相仿,为了让士兵可以在盾牌後准备攻击,两者均附有拐子(支撑架),盾牌可以不靠外力来站立。竹立牌的防御力较木立牌佳,因为它是用牛皮条将宽五分(直径1.56公分)长五尺(1.56公尺)的厚竹条编成的,也有将整只牛的牛皮穿在盾牌上的,此种盾牌特别的坚固。在有敌情顾虑下,士兵巡视城墙时或驻扎於战棚时可以用来防御火炮火箭。

5、地防设施若是攻城部队挖掘地道攻城,守城部队往往防不胜防,因此若能得知挖掘部队所在的位置,就可以提早准备。探知敌军地下活动的利器就是甕听和听地,它们其实不是什麼特别的器械,它只是一只甕而已。一般而言,守城均必须在城内的各方先掘好深二丈(6.26公尺)的洞穴,以耳力好的军士待在洞中,然後取一个新的甕盖在洞顶,只要敌人在数百步(一步等於五尺,相当於1.57公尺)之内活动,在洞中的军士就可以藉由声音来判断敌军的方位,然後再利用风扇车迅速的将毒药或石灰粉吹向敌军方向。也可以在敌方地道方向预凿地道,两旁横向凿洞,隐藏伏兵,洞外再以土色毡帘加以隐蔽欺敌。

6、交通设施围城时,守城部队必须时时出城侦察,以便了解攻城部队的动态。但是侦查部队只要出城,敌军可以依城门开合的情形来判断守城军的活动,同时,也怕敌军利用城门打开时发动奇袭,所以利用城门以外的路径进出城是很重要的。一般大部分是利用绳梯和下城绞车,绳梯的设计与今日所使用者无异,使用者必须自行攀爬,若是有伤员或是妇女、小孩,绳梯就不那麼方便,而下城绞车就是利用绞车的设计,可以由城上的人来控制上下,好处除了较为迅速外,若是敌军欲混入,也较容易预防。

7、守城炮在火药发明之前所谓的「炮」就是指投石车,确实的起源时间虽不可考,但是,可以确定在春秋时代已经有实际投入作战的纪录,而唐代时更是广泛的运用,今试举一例,《旧唐书?东夷?高丽传》:时李绩已率兵攻辽东城。高丽闻我有抛车,飞三百觔石於一里之外者,甚惧之,乃於城上积木为战楼以拒飞石。绩列车发石以击其城,所遇尽溃。又推撞车撞其楼阁,无不倾倒。帝亲率甲骑万馀,与李绩会,围其城。俄而南风甚劲,命纵火焚其西南楼,延烧城中,屋宇皆尽。战士登城,贼乃大溃,烧死者万馀人,俘其胜兵万馀口,以其城为辽州。 文中所见「抛车」、「飞石」一词即为炮车。可见这些投石器不仅运用於守城,也有许多时候运用於攻城或野战的时候,宋代《武经总要》曾提到:「凡炮,军中之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足见宋代对於投石器的重视。正德本《武经总要》共记载有十八种炮车,其中用於攻城的有两种行炮车,用於守城的则有炮车、单梢(ㄕㄠ)炮(两种)、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旋风炮、虎蹲炮、拄腹炮、独角旋风炮、旋风车炮、卧车炮、车行炮、旋风五炮、合炮、火炮。共有十八种,不过有详细记载结构的只有八种,各炮诸元详见下表: 这些炮中大多数都以「梢」的数量作为名称,「梢」是指炮杆的组成结构,若为一支炮杆则称为单梢炮,五支则称为五梢炮,复合组成的炮杆弹力较佳,容易将炮石投掷至远处。在投掷时炮石的固定极为重要,皮窝与炮杆系以两组绳子相连结,一组固定於炮杆上,另一组则以铁环活套於炮杆,由於炮杆尾端的角度稍微上扬,活环端在炮石尚未投掷出时并不会脱离炮杆,必须在炮石已经达到与地面垂直时,活环端才会脱离炮杆,炮石才会投掷出去,这种设计对於安全投掷炮石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投石器在攻守城中往往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因为大多数的兵器都是直射武器,只有投石器是抛射武器,可以越过障碍攻击敌人,但这些炮本身缺乏防护,所以多半必须倚城而战。而且投石器使用时军士蕈集,若为敌人侦知位置,进行反炮战,造成伤亡往往极大。值得注意的是《武经总要》中所载的投石器射程和《襄阳守城录》所载的射程相差很大,其中单梢炮的射程在《武经总要》中为50 步(78.25公尺)和80步(125.2公尺),而在《襄阳守城录》中则为250步(391.25公尺)。相差三至五倍之多,可能是北宋在编《武经总要》时刻意的隐瞒了投石器的射程。针对固定炮架和固定炮杆所延伸的移动和调整射击方位问题,也发展出了旋风炮和一些车型的投石器。旋风炮的支柱是单竿设计,可以旋转调整射击方位,而不必搬动炮架。这种投石器也受到北宋敌人西夏的注意,在《宋史?西夏传》中提到了西夏运用这种炮的情形:有炮手二百人号「泼喜」,立「旋风炮」於橐驼鞍,纵石如拳。得汉人勇者为前军,号「撞令郎」。若脆怯无他伎者,迁河外耕作,或以守肃州。西夏人显然寄望投石器能赋予机动性,来增加其野战的使用性。有趣的是,西夏许多操纵炮车的军士是汉人,这和明末时满洲人利用汉人来操作火炮的情形相类。 投石器到了南宋已经发展成对重式(counterweight-powered engine),原来的投石器需要许多人拉索,但改成对重式後,大部分拉的力量改由重物所取代,士兵可以先利用绞车将重物升起,装上炮石後,只要释放重物,就可以将炮石投出,这种方法除了大幅减少操作的人员,减少操作所需的空间外,对於投掷的准确度也大为提升,可以调整重物来控制射程,若是以人力拉掷则无法控制,而且人员必须训练才能顺利的投掷出炮石。南宋的守城战中,宋军能够克敌致胜,这种对重式的襄阳炮居功厥伟。由於炮车的发展日新月异,双方同时用炮相互交战的情形增加了,因此对於炮击时可能受到的弓矢、炮石的攻击均必须考虑防护设施,於炮石的防护也日益受到重视,据《宋史?兵志》所载,就有「护陴篱索」这种防御设施。咸淳九年,沿边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炮,有触类巧思,别置炮远出其上。且为破炮之策尤奇。其法,用稻穰草成坚索,条围四寸,长三十四尺,每二十条为束,别以麻索系一头於楼後柱,搭过楼,下垂至地,梁垂四层或五层,周庇楼屋,沃以泥浆,火箭火炮不能侵,炮石虽百钧无所施矣。且轻便不费财,立名曰「护陴篱索」。是时,兵纪不振,独器甲视旧制益详。护陴篱索不但可以防火炮、火箭,还可以扺御百钧的炮石,用费又少,可以说是有效又经济的设计。

8、弓和弩弓弓的发展历史源远留长,在上古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如《世本》将弓矢的起源归於皇帝的大臣「挥」和「夷牟」;《山海经》则称:「少皞生般,始为弓矢。」此外,弓也与许多神话故事有关,如耳熟能详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的传说。可见弓矢的起源很早。弩的起源也相当早,和弓一样,没有人确切知道它的发明时间。但是可以确知的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著战争型态的日益扩大,弓和弩已经成为军队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弩宋代的弓弩种类繁多,仅在《武经总要》一书就记录有弓四种,弩十二种(包含六种床弩)。这些弩的规格各异,可以看出宋人对於弩的多方需求。在单人操作的弩方面,除了《武经总要》所载的六种之外,还有一种宋代最知名的弩「神臂弓」。神臂弓是於熙宁六年(1068)十二月,由入内府都知张若水进呈由归顺的党项酋长李宏所设计的偏架弩。由於性能优异,发现可以击穿双层的铁甲,因此很快的配属於部队。神臂弓的弩身是用坚硬的山桑木制成,弩梢则采用檀木,「马面牙发」(扳机)用铜制,弦是用麻绳。弩的前端圆环有一协助装填的装置「干镫」。它的弩身长三尺二寸(约一公尺),弩弓长四尺五寸八分(1.43公尺),两弭各长九寸二分(0.29公尺),弝长四寸,两闪(弝和弭之间)各长一尺一寸一分(0.347公尺),弦长二尺五寸(0.78公尺),至於弩箭则和弓所使用的箭不同,长度只有数寸长。」这种弩除了广泛的配置於北宋的军队中外,南宋时,抗金名将韩世忠又将其改良称为「克敌弓」,继续为南宋军队所沿用。 弓箭设速较高,是弩的12倍,容易制造。弩的射程较远,一般可以达到320公尺以上,但若北宋北宋的神臂弓(其实是弩)射程可达500公尺。对於远处的敌军可以弩攻击,近处敌军则以弓消灭之。 床弩除了个人所使用的弩外,北宋亦发展了一系列巨型的床弩,这些床弩为增加发射的力道,都是以复合弓来提供足够的弹力。这些床弩的发射机制和个人型所使用的弩机不同,一般是以槌子来敲移「牙发」,使弦脱离,进而带动弩箭。床弩一次发射数十箭,对於敌人的密集攻击具有很大的伤害力。由於威力强大,攻城军往往用来射击城墙,以便军士可以蚁附上城,所以攻城军将这种弩箭称为「踏撅箭」。下表为《武经总要》中所载各种床弩的性能:

三、火药兵器

1、炼丹术炼丹术在我国起源甚早(据史书所载,至少在战国时期,即已有方士炼制不死之药),且自始即受统治阶级的支持与鼓励。因此,历代总有或多或少的所谓方士在进行炼制「长生不老」仙丹的实验。也累积了一些实际的经验与文字记录(如东汉魏伯阳撰的《周易参同契》即为一例)。三国以後,这些方士逐渐托身於应时而兴的道教行列,大批的道士开始学习与尝试炼丹的工作,於是炼丹术与新兴的道教结合了起来。随著道教的在我国日益盛行,炼丹术也随之日渐发达,奠定了我国火药与养生医学发展的基础。自古以来我国炼丹家始终认为:如果在适当条件配合下,一种物质经过若干程序处理後,若与另一种物质相结合,则可以自动的将其原有的特质转换到另一种物质身上,而凡人也有接受这种变化的可能。因此,他们利用烧炼的方法,企图将一些不易腐坏的物质,特别是如黄金、白银等矿石制造成易於吞食的丹丸,经由人吞食後,将其中不腐坏的特质为人所吸取,以达到长生不死之效。上述理论今日看来虽然无稽,然而自秦汉至隋唐之间的炼丹家却深信不疑。而许多企盼长享荣华富贵的帝王贵族们亦颇以为是。在这种背景的推动下,烧炼矿石设法使其体积变小硬度变软,并去除其中原有的毒性,使其成为可吞食的丹丸,遂成为我国方士炼丹的主要内容。而矿石中的硫黄为炼丹家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硫黄可改变其他矿石的形态外貌),如《周易参同契》书中曾记其对水银(汞)的作用曰:河上奼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神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文中所称「河上奼女」即指水银,句末之黄芽就是硫黄,硫黄和水银放在一起可生成硫化汞,即炼丹家所称的丹砂。

2、火药的发明而硝石(硝酸钾)则为古代制溶解金属溶液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在利用燃烧方式制造丹丸时,可能由於偶然不慎将硫黄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引发了产生火焰甚至爆炸声响的後果。渐渐的,炼丹家们从实际的经验或有意的实验中了解到,将适量的硫黄与硝石混合再加上木炭会著火甚至爆炸。据今日所保存下来的史料颢示,最迟在唐初炼丹家们对上述性质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且经常将其运用在炼制仙丹上,炼丹家称之为「伏火法」。然而,当时火药配方的使用纯粹为炼制仙丹,丹家将上述原料加以混合使产生著火作用,其目的亦只在改变硫黄的特性。因此,虽然初唐以後的炼丹家已熟知火药配方,但是由於唐代帝王贵戚对成仙之事十分著迷,他们所支持的炼丹家们其主要的工作仍在烧炼仙丹,对於火药配方的使用大体仍限於改变硫黄与硝石的性质而已。直至唐末五代天下大乱,兵烽四起,许多原先寄食於豪门贵族家中的方士流离失所,部份乃投身军旅而逐渐将火药配方引用至军事方面,开始有了火药武器出现。如《宋史?太祖本纪》记有:开宝九年--八月乙未朔,吴越国王进(呈)射火箭军士。而火箭,据《武经总要》一书所载曰:又有火箭,施火药於箭首,弓弩通用之具。且早在开宝三年(970),即已有官吏向太祖进献〈火箭法〉。故而可以断定,吴越国王所进呈之射火箭军士,其所射之火箭应已为配有火药的火箭。依此推之(吴越早於北宋五十馀年已建国),五代的吴越政权时已将火药用於战事当为可信。(唯此说仍待更多证据加以肯定之)

3、宋代火药武器的发展北宋建国後,由於自始至终北方与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威胁未曾间断(契丹、西夏、女真接踵而兴),而政府却又因安内的考量不得不采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在这种矛盾的情势下,既不愿亦无法堷养出有特殊领导能力的军事人才,自然亦大为削弱北宋军队的作战实力。为了弥补上述缺陷,只有在兵员的增加与武器的精益求精方面下工夫。因此,自太祖初即位,即以「魏丕为作坊副使」,负责军器的监制与改良工作,开始大力推动武器的制作与改良工作。而魏丕为一精於设计的机械人才,据《玉海》记载他所创制的戎器「无不精致」,原先射程只有七百步的床子弩,经过他改良後射程「增至千步」。在他的领导下,北宋的武器改良有了好的开始,也奠定了火药被大量用於武器制作方面的环境因素。至开宝九年(976)三月,魏丕奉命出任代州剌史,但仍兼领作坊使的工作,太祖并下令「作坊所造兵器每旬(十日)一进(呈),上亲阅之,列五库以贮焉。」九月,又下诏将作坊扩大为南北两大制造,大量制造铠甲刀等兵器。不久再增置弓弩院专造弓弩箭镞,以及南北二造箭库,大量制造弓箭。由於早在六年前兵部令史冯继升即曾向朝廷奉献「火箭」,故而此时所制弓箭中或许已有上附火药的火箭。唯据史书所载太祖在灭南唐(开宝八年,975)及太宗在灭北汉(太平兴国四年,979)的重要军事行动中,未见火药武器之使用。而在太宗三次对契丹人用兵之记录中,亦未出现使用有炸伤力的火药武器的记载。因此推知,在太祖时期出现的火药武器,在太宗时可能尚未被重视。直到真宗即位初期,一则因君臣颇为励精图治,於国防建设十分关心;再则自太宗歧沟关之役宋师惨败後,引来了契丹人连年不断的入寇,无论是地方政府或边境军民皆深受其害。故而激起了军民强烈的的抗敌意识,大家皆勇於贡献一己之力以加强国防力量。不断的有各阶层人士向朝廷输纳新式改良武器:如咸平元年六月,御前忠佐石归宋献大羽弩箭,箭裁尺馀而所泪甚远,中铠则簳去而镞存,牢不可拔。三年四月,神骑副兵马使焦偓献盘铁槊,重十五斤,令偓试之,马上往复如飞。八月,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毬、火蒺藜。先是,相国寺僧法山,本洺州人,其族百口,悉为戎人所掠。至是,愿还俗,隶军伍以效死力,且献铁轮拨,浑重三十三斤,首尾有刃,为马上格战具。五年,知宁化军刘永锡制手炮以献,诏沿边造之以充用。五年九月戊午,石普言能发火毬、火箭,上召至崇政殿试之,辅臣同观。 在上述新造武器中,唐福所献之火箭、火毬、火蒺藜,石普所发之火毬、火箭,皆为利用火药以伤敌的火药武器。而此有炸伤力的火药武器在景德元年(1004)的对辽之役中开始发挥破敌的功效。如该年十一月,在宋师天雄军被辽大军围困时,幸赖宋将孙全照所训练的弓弩手以能射穿铁甲的火箭破敌而使天雄军不致全军覆没,见《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其经过曰:景德元年……十一月……天雄军闻辽师将至,阖城惶遽,王钦若与诸将议分守诸门……既而莫肯守北门者,乃以命(孙)全照……全照素教畜弩手,射人 马,洞彻重甲(能洞彻重甲,以当时的弩箭性能而言,非火箭莫属),随所指麾应用无常。於是大开北门下吊桥以待之,辽师……遂南攻德清军,钦若闻之遣将率精兵追击,伏兵起断其後,天雄兵不能进退,全照请於钦若曰:若亡此兵是亡天雄也,北门不足守,全照请救之,乃引麾下出南门力战,伤辽伏兵甚众,天雄兵乃复还,存者什三四。而澶州之役宋师床子弩所发射致辽统帅达兰於死的箭,亦极可能是上附火药的药箭,见《续资治通鉴长编》记曰:景德元年冬十月……契丹既陷德清,是日,率众抵澶州北直犯大阵,围合三面,轻骑由西北隅突进。李继隆等整军成列以御之,分伏劲弩控扼要害。其统军顺国王达兰有机勇,所将皆精锐,方为先锋,异其旗,躬出督战,威虎军头张坏守床子弩,弩潜发,达兰中额头,其徒数十辈竞前舆曳至寨,是夜,达兰死,敌大挫。 由於力主侵宋的契丹统师为宋所伤,增加了宋军的气势,才有真宗亲赴前线劳军之举,奠定了和谈的基础,给宋、辽间带来了长时间的和平。此一战役的结果,使北宋朝野深深体会到武器精良甚至胜过千万雄师。因此,澶渊之盟(1104)後,虽然国境长期无大战事,而真宗及继位的仁宗对兵器的改良仍然极为重视与鼓励。如天禧四年(1020,澶渊之盟後十六年)四月,诏「南作坊之西偏为弓弩造箭院」增加弓弩箭镞的制作数量,「诸州有作院,岁造弓弩箭、韧、甲胄、箭镞等凡六百二十馀万。又别造诸兵幕甲袋釭敳锅锹铄斧等谓之什器,凡诸器械列五库以贮之」。仁宗时为了让各级政府及统兵官了解历朝历代名将所常的战阵战术,以及当时所拥有的各种武器及其制法,更特命大臣丁度、曾公亮负责搜集资料,编成专书,此书即为《武经总要》。书成後并下令颁行各州军监为研习之用。此书以今日水准而言虽然内容不尽充实完美,但却为较完整保存北宋军知识与武器制作技术的一本代表作品。全书共有四十卷,分前後两集,前集叙制度十五卷,边防五卷。後集叙历代战争故事十五卷、占候五卷。其中前集卷十二攻城,卷十三器图两卷中,图绘了当时常见的攻防用各种武器并详述其制作与使用法,此中即包括了类似今日黑色火药配方及各式使用火药的武器,为今日所存唯一较完整介绍北宋时期火药及火药武器发展内容的专书,弥足珍贵。另一方面,由於朝廷之重视武备,遂使地方官吏献改良武器者亦先後多人,如《宋史》所记者即:庆历元年,知并州杨偕遣阳曲县主簿杨拯献龙虎八阵图及所制神盾、劈阵刀、手刀、铁连槌、铁简,且言龙虎八阵图有奇有正,有进有止,远则射,近则击以刀盾。彼蕃骑虽众,见神盾之异,必遽奔溃,然後以骁骑来击,无不胜者……帝阅于崇政殿,降诏奖论。皇佑元年,御崇政殿阅知沣州供备库副使宋守信所献冲阵无敌流星弩,拒马,皮竹牌、火镰石火纲三刃、黑漆顺水山字铁甲、野战拒马刀弩、砦脚车、冲阵剑轮无敌车,大风翎弩箭八种。四年,河北、陕西都总管司,郭谘所造独冲阵无敌流星弩,可以备军阵之用。诏弓弩院如样制之。(皇佑)五年,荆南兵马钤辖王上临阵枪。 神宗即位,力图振兴国势,朝野一心变法图强。在新法中,强兵为主要项目之一。因此,在即位之初的熙宁元年(1068)十二月,就有内副都知张若水进呈百姓李宏所设计制造,杀伤力十分强大的新式武器「神臂弓」。也因为张若水对新式武器之关心与研究为神宗所重视,乃命张若水负责弓弩制作与改良工作,并将其过程编辑成书共一百十卷。为了大力推动兵器之制作与改良工作,神宗又於熙宁六年正式成立专责机构「军器监」,负责所有有关兵器制作改良事宜,并於各兵器原料如木材铜铁等出产地区设置都作院,就地生产。为了鼓励全民参与军器之研究与改良,特下诏命「凡知军器利害者,听诣监(军器监)陈述」,凡经试验结困效果良好的利器必定颁其制作格式於各地都作院,依式制作以给各地驻军使用。在政府强力的推动下,北宋的兵器制作技术至神宗以後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其中尤其以水陆攻防皆宜,且能将杀伤力特强的火药武器射至敌方的弓箭进步幅度最为可观。 由於弓弩性能之日益精良,已成为宋代对外攻防的主要武器,因此它所用的箭镞,其制作与改良亦成为朝野所一致重视的大事。在改良方面,神宗时已研发出狼牙箭、鸭觜箭、出尖四楞、插刃凿子等四种新而效力独特皆可附装火药的箭型,令各地兵工厂大量制作以送军中使用。在数量方面,据《宋史》所载,仅在元丰六年(1083)下诏颁赐西北兰会路一地的火药火箭即多达二十五万只之多,其他可想而知。这种大量制造火药火箭的事实对宋代中期火药配方与火药武器的发展与普及有著很大的帮助,惜因存世资料有限,无法做更进一步的证实。然而,火药武器在南宋初期抗金战役中却发挥了十分强大的杀敌功能:如采石矶战役中,宋朝大将虞允文利用火药火毬(又名霹雳炮)击败金兵,以及南宋中期先後出现了新式而效力更强大的火药武器,如可发射火药子窠的突火枪及以铁为外皮的铁火炮等事实,似乎证明上述的推论应是合理的。

4、火药配方和武器由上的说明中,我们虽然知道北宋仁宗以後火药配方与武器使用日趋普遍,然而现今有较详细记录资料的传世相关作品仍仅《武经总要》一书而已,其他在《宋史》「兵志」、《玉海》、《宋会要辑稿》等叙述宋代典制的重要作品中只有类似而零星片断的记载,因此,以下仍以《武经总要》一书的图文为基础,再综合其他各书的片断资料,将宋代已俱有的火药配方与火药武器图列说明之如下:火药配方由於将硫黄、硝石、木炭配合在一起,制成可用於战争的武器此一技术,在北宋初年始加以推广,配方的比例尚未发展成熟;又由於不同用途武器需要不同性能的火药,

故而今日所知宋代所使用的火药配方至少有列三种:

1. 火炮炮弹用配方晋州硫黄十四两、窝黄七两(亦为硫黄的一种)、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乾漆一两、定粉一两、竹筎一两、黄丹一两、黄蜡半两、清油一分、桐油半两、松脂一十四两、浓油一分。其中硫黄、窝黄、焰硝、麻茹、竹茹(代替木炭)为火药的主要原料,砒黄、定粉、黄丹则为燃烧後产生毒气以使敌人中毒的材料,最後五项为将原料黏附在一起的材料。

2. 蒺藜火毬用配方硫黄一斤四两、焰硝二斤半、(同粗)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乾漆二两半、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其中硫黄、焰硝、木炭末、竹茹、麻茹为构成火药主要原料,乾漆、黄丹为制造毒气的材料,其馀为黏著剂。

3. 毒药烟毬用配方硫黄一十五两、焰硝一斤十四两、草乌头五两、芭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木炭末五两、沥清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由於此烟毬的主要作用在以毒气熏炙敌人,故配方中除了可以达到爆炸燃烧效果的硫黄、焰硝、木炭末外,渗入了多种有毒的物质如芭豆、狼毒、砒霜等以见其效。

以上三种火药配方内容颇为复杂,且有一定的配比,可能是已经过多次的实验而取得的,为了适应使用时不同的目的,在硫黄、硝石、木炭的比例上有所变化,可见当时人对此三种原料的特性及他们混合在一起所可能产生的特性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从上述三种配方所述原料之比例与今日理想的黑色火药的正确比例相比较(黑色火药为:硝石75%、硫黄10%、木炭15%。火炮火弹为:硝石60%、硫黄21%、木炭20%、蒺藜火毬为:硝石62%、硫黄31%、木炭7%)显见其中硝石的含量偏低,纯度也不够,故其炸伤力不强,其主要目标仍以吓退、燃烧与放毒薰灼敌人为主。 火药武器火炮炮弹(即霹雳炮弹)此炮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役金兵攻汴京城时,一度颇产生抗敌之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曰:靖康元年二月壬寅,李纲宿咸丰门,以金人进兵门外,治攻具也……纲既登城,令施放(火炮、床子弩等武器)自便,能中贼者厚赏,夜发霹雳炮以击之,军皆惊呼後来在南宋虞允文抵抗南下追击的金兵时,也充分发挥了它抗敌的功效。後来金人不但学会了此炮的制法,而且发展成外壳用铁皮包裹的震天雷,威力更强,曾用於抵抗元军的攻击。

此炮弹制法为:将晋州硫黄、窝黄、焰硝同捣碎成颗粒,再将砒黄、定粉、黄丹研磨成粉,乾漆亦捶成粉状,竹茹麻茹用火炒成碎末,再将黄蜡、松脂、清油、桐油浓油用火熬成膏,然後加入前述药粉加以搅拌均匀做成丸形,外面以厚纸包裹,里外五层,再以麻绳困绑,另将松脂烧融浇裹固定即可,以火炮发射之。火药鞭箭此鞭箭被许多科学史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热气流的喷射力发射的火箭雏型,其制作方法为:削劲竹为鞭箭长六尺,前端装有能刺伤人的铁箭,将火药五两制成之小药毬穿过箭镞下方之箭身,於箭上,药毬上并装置引线,使用人点火引燃引线即可射出。霹雳火毬此为消灭经由地道中入侵敌人的有效武器之一,其制作方法为:用乾竹两三节,径一寸半,没有裂罅者,存节勿加穿透,再用薄如铁钱的瓷片三十片(刺伤敌中用),和火药三四斤包裹在竹径外成毬,两头保留一寸多竹节在毬外,并另加传药。此火毬主要用於熏灼自地道中来犯的敌人 拒敌时将此毬放於地穴中敌人必经之地,用时令一口含甘草之士兵持火锥烙毬使爆破,产生之爆炸声可震吓敌人,使其攻势放缓,再令士兵以竹扇扇之,利用其火焰及浓烟以熏灼敌人。此处所用之火药爆炸力当属有限,否则会炸伤近距敌持火锥格毬之士兵。由此亦可证明宋代时已能随著武器伤敌所需火药威力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配方,此器在宋军防守德安城即襄阳城时都使用过。烟毬此烟毬其主要作用亦在利用火药爆裂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以薰伤敌人。其制作方法为:用三斤配好的火药,外面先用黄蒿(艾草的一种)包裹成重约一斤之药毬,再厚厚的傅以黄蜡 沥青 炭末等混合而成的油泥,乾後即成。使用时亦是以火锥烙透之,再抛射出去。毒药烟毬此毬可用火炮施放,亦可用火箭或弓或弩或床子弩发射出去,具有炸伤及毒毙敌人的双重效果,可视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毒气弹。其制作方法为:将所有原料(原料内容见本文前段)捣合为毬,用一条长一丈二尺重半斤的麻绳穿过药毬为弦子,然後将很厚的废纸一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虫葛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捣合传於毬外。此毬发射後不但可炸伤敌人,且其烟气使敌人中毒而口鼻出血。蒺藜火毬此为兼具炸伤与刺伤人双重效力的攻击武器,其制作方法为:先用三枝有六面尖刃的铁刀包在用前述火药配方所制成的药团之中,然後以长一丈二尺的麻绳穿过药团,药团外面再以厚纸及杂药(即前述之药泥)傅之,再将八支有倒钩的铁蒺藜插装在药团外面。此物亦可用炮或床子弩等发射之。铁嘴火鹞此器其作用颇似毒药鞭箭,鹞身为木制,中穿过木身之杆为铁杆,杆尾绑上制成药团之火药,外面再以草秆束之,用时以炮射。竹火鹞其制作方法为:用竹编成腹大口狭形状修长的竹笼,外面糊上数层纸张并刷成黄,将配好的火药一斤放入笼,并加入一些小卵石,用杆草三五斤束在笼口为尾形,并封住笼口。施放时点燃尾草以炮放之。火箭此箭即为在普通箭的箭首下方傅以火药,用弓或弩发射出去,射中敌人後孳团在敌人体内爆炸,其伤敌原则颇类似今日所用之各类子弹,此箭在南宋对金人与蒙古人作战时曾大量使用。火枪在《武经总要》一书卷十二叙 火炮 之功能时曾言及利用火炮施放之火器中列有火枪,又《宋史》陈规传亦记曰:建炎元年……会濠桥陷,规以六十人持火枪自西门,焚天桥,以火牛助之,须臾皆尽,横拔砦去。惜在《武经总要》卷十一火攻及卷十三之器图中均未提及此器之制作方式,据推测其形制与作用当与火箭类同。

5、发射火药武器之戎具上述内实火药的武器如火炮、火毬、烟毬、蒺藜火毬、火鹞、火箭、火枪等,除极少数可用点燃引线射出或用火锥烙开者外,大多数皆须利用发射式武器协助加以发射出去,方能收伤敌之效。为达到此目的,宋代对相关发射戎器如各式火炮、炮车、弓弩、火筒火柜的研究与制作亦极为重视。如以发射炮弹为主的炮型就有单梢炮、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火炮、旋风炮、独脚旋风炮、旋风五合炮、有车轮的炮车等十数种之多。现据有关资料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图列之如下:单梢炮此炮为当时所用小型炮,用时凡一炮需用四十人向前拉,一人固定施放炮石。 此炮可放二斤重的石块,抛至五十步远,亦可施放火炮(霹雳炮)、蒺藜火毬等,惟距离不远。後来陆续出现炮身愈来愈大,性能亦愈来愈佳的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用二百五十人,可同时放九十斤重的石块),以及携带较方便轻巧的旋风炮、虎蹲炮、 卧车炮(炮身下装四轮行动便)、车行炮(亦装有车轮)、旋风五炮(同时可发射五个炮弹)、合炮等,上述炮车虽以发射石块为主,但亦皆可发射蒺藜火毬、毒药烟毬等火药武器。 火炮为炮中之利器,为攻守扎营行军皆需携带之兵器]。行军攻敌时宜配合使用轻巧灵活的单梢炮或虎蹲炮,而扎营驻防时则宜安置此炮为主,因其以发射含火药易爆炸燃烧为主的火毬、火鸡、火鹞、火枪为主,在攻城及燔烧敌人粮仓粮秣时效果特别好。此炮所能发射的火毬以十二斤重为限。火药火油筒柜此器分别由内填火药的火楼,内装火油的油柜以及启动此柜的拶丝杖三大部份为主体构成,为守城及火攻时极为重要的武器。其主要构造为:以熟铜为柜,下安四足,上置四卷筒,卷筒上横放一巨,皆与柜中相通。横筒两端开小孔如黍粒,前端圆口径半寸,柜顶傍开一孔为口,口有盖,为注油处。横筒内可装拶丝杖,拶丝杖杖首缠散麻厚约一寸半,前後各穿两节铜管(防止麻绳著火),杖尾有横拐,以便操控。拐前贯一铜圆环用以闭筒口。放时将柜中注入三斤的火油,另将内实火药的火楼插入拶丝杖前端的铜管内固定,点燃火药,再用烙锥将拶丝杖放在油柜上横筒上,再令人自後抽杖,并以力压之,柜内油受热自火楼中喷出爆炸成烈焰以伤敌,其制作似有炸弹之初型。 弓弩弓弩为发射穿刺武器的必备器具。而上附火药包的火箭、药箭或火枪亦必须靠弓弩方能发挥其功能。同时由於无论陆上作战或水上作战,弓弩皆便於使用,因此宋代对弓弩的制作与改良十分重视(详见弓、弩和床弩),据史书所载宋代有特殊名称可考的弓弩种类至少有金线乌弭弓、神臂弓(弩)、破敌弓、神劲弓、八斗力黑漆弓、 黄桦弓、截弭弓、独辕弓、插弭弓、床子大弓、黑寸扎弩、跳镫弩、木弩、小合蝉弩、豆寸子弩、手射弩、三弓弩、冲阵无敌流星弩、野战拒马刀弩、制胜常远弓(又名凤凰弓)等将近二十多种。三弓床子弩为当时常用的弓弩之一种,又名八牛弩。此弩前施二弓後施一弓,以绳索将弓绞绑张开於下之木床上,张时需用士兵数十人架床,对准所射目标,以槌其牙箭发而射出三弩同时射出可远及三百步,所用之箭皆可配装火药药包,药包重量以弩力为准。 结论由於宋代开始逐步将火药配方用於武器上,不但因而增强本身的国防力量,使其政权在强敌环伺下仍能维持相当程度的安定与繁荣,而且这种进步杀伤力又强的武器随著宋金之交战而传入金人手中,如金人在抗元战役中即有使用震天雷(一种内实火药的铁火炮)和飞火枪的记录。其後,再由於蒙古灭金而为蒙古人所得,在蒙古人西征时,又将之传入阿拉伯世界,十三世纪以後逐由阿拉伯人将此技术传入欧洲,造成了中古欧洲城邦式统治时期之结束,开启了欧洲甚世界史进入近代文明之端倪 。 靖康之役——宋代城市攻防战的典型序言根据史料所载,我国所发明的火药较普遍的被使用在武器上,首先出现在北宋时期(960-1126)。而我国第一部较完整而系统化的记载兵器构造、性能及其使用方法的专书《武经总要》一书也是完成於此时,且为官方所敕令编修而成。这些史实及诸多资料皆显示北宋政府对兵器的制作与改良十分重视。而各种兵器在此时亦确实有了相当程度的进步。既然如此,何以在靖康元年(1126),当新兴的女真(金)人南下侵宋时,北宋竟无法有效的阻止金军的进攻,且屡战屡败,终致遭到汴京被破,国灭家亡的命运?是优良的兵器未能发挥功效?是徽、钦二宗时的兵器制作技术急速衰退?还是兵器大量流失为金人所获?亦或纯是人谋不臧。关於上述问题,前辈虽有论述,大体皆侧重政治角度的剖析,本文之作,则在尝试从介绍宋军在守城时所使用的兵器及其变化中,探究兵器在关键性战役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增进个人对北宋的认识与了解。

1、战前形势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由於北宋拒绝遣返降宋的人口,又派童贯、郭药师(辽的叛将)屯兵燕山,有与金相抗之势,而金廷早已在先前经由联宋灭辽的行动中洞悉宋廷君昏臣愦,军政皆腐的的衰象。因此,在军事将领的不断建言下,金太宗终於在此年十月,正是下诏伐宋,其诏曰:以谙班勃极烈(官名)是兼领都元帅(居京师指挥一切)……宗翰(粘罕)兼左副元帅先锋,经略使完颜满尹为元帅右监军,左金吾上将军耶律余赌为元帅右都监,自西京(今山西大同)入太原。六部路军帅挞懒为六部路都统,斜也副之,宗望(斡离不)为南京路都统,闍毋副之……自南京入燕山。金军兵分两路大举南下。东路宗望(斡离不)的军队在宋燕山主帅郭药师的叛降及引导下,出师不及月馀,即在该年年底兵临汴京城外,拉开了惨烈悲壮而又令人叹息不已的汴京攻防战的序幕。 平心而论,宋徽宗虽非贤明之主,即为之初亦曾励精图治,颇思有所作为。惜两度误用奸邪小人蔡京,又将军权付予怯懦无能的宦官童贯,形成了靖康战役前夕朝廷政治腐化,军队士气低落的恶果。至於在军器的研制方面,由於自神宗时,极力的推动武器的更新与改良工作,创制了许多功能优异的新式兵器。哲宗时亦颇能承继其事,如元符元年(1098),

下诏令:江、湖、淮、浙六路各造神臂弓三千、箭三十万。二年(1099),因王僚奏乞增造神臂弓,於是,再下诏命:河北沿边州城壁、楼橹、器械、各务修治,有不治者罪之。故而徽宗即位之初,於军器的创治维修亦颇重其事,曾於崇宁初年(1102)诏令各地方都作院仿神宗熙宁时之规制重新创造修治各式兵器,并成立内外制造军器所,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合作研制各式兵器。

又於崇宁四年(1105)下诏恢复曾於神宗元丰年推行於边境河北、河东两路的互相交换兵器制造与维修情形的制度。政和二年(1112)二月,更正式诏令「诸路州郡造军器有不用熙宁法式者,有司议罚」。可惜,徽宗虽知研制更新兵器之重要性,但是一则因重用奸相蔡京,使朝中小人充斥,对各种政令阳奉阴违,上下相蒙,致使武器的研制流於形式;再则徽宗崇尚奢侈,每每大兴土木,浪费无度,致使国家财力困窘,因此不但在武器的改良上没有进步,而且因陋就简。如政和三年(1113),重新更造军器时,徽宗竟允准将原有制盔两副的材料拆卸之後改为三副,新制手刀亦以轻薄为主,更将原弓锤二石三斗重的神臂弓锤改为一石四斗,并令全国各地一律改之,使兵器的防护与杀伤力皆大不如前。兼之维修不力,故至金兵南下之初,北宋兵器水准已明显下降。 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当东路金兵在仅以小州往返数次即完成了大军自黄河北岸南渡的工作後,北宋汴京已危在旦夕。此时眼见已铸下大错的徽宗不得不接受众议,设法救亡,进而下诏传位太子(钦宗),自己企图出亡。临危被迫仓促即位的太子,本即为一平庸懦弱之人,奉命即位之後,毫无应敌之策,朝廷上下一片混乱,而金兵(东路军)先已於此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先後攻陷京师外围的庆源府与信德府,另西路粘罕兵亦完成对太原府的包围,眼看太原即将失守,情形对宋廷十分不利。此时幸有爱国的太学生以陈东为首伏阙上书乞诛蔡京等,并请重用刚正不阿的李纲主持军国大政。初即位的钦宗不得已,乃於乙丑(二十八)日召见时任太常少卿的李纲,翌日命李纲为兵部侍郎,并於靖康元年(1126)正月六日正式再令李纲兼任御营京城四壁守御使,与吴敏共同负责守成重任,在李纲的主持下展开了第一阶段的汴京保卫战。 第一次汴京攻防战当钦宗即位之时(靖康元年,1126),金军已兵临汴京城下,而当时汴京城在城楼防御工事的建筑上,却因政和年间蔡京之任意改建而破坏了太祖(赵匡胤)时纯著眼於防御的原始设计,致使京城的防卫力大为减弱,如《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引文所记曰:岳珂程史曰:开宝戊辰,艺祖初修汴京,大其城址,曲而宛如蚓, 拙焉……时人感罔测,多病其不宜观美……及正和间,蔡京擅国,亟奏广其规……凡周旋数十里一撤而方之如矩,墉堞楼橹甚藻饰而荡然无曩时之坚仆矣……靖康戎马南牧,粘罕斡离不扬鞭城下,有喜得色曰:是易攻下也。

由於蔡京之改建纯著眼於美观,完全未以御敌为主,致使敌军即将攻城的此时,城楼的防御架构既凌乱又不堪使用,据《长编》记其窘迫之状曰: ……又都城新法城面守具乃用旧法楼橹,新法城面小而旧法楼橹大,大既不可施,若截而半之,则小又不可用,虽有木植,记土木匠五千人一月方得完,时斡离不已报将至真定矣,城中既无将又无兵……。虽然形势如此恶劣,然而临危受命的李纲沈著应付,一方面向钦宗与诸大臣分析京师可守之理,以定君臣惶然之心,其言曰:天下城池岂复有如都城者……若能率励将士慰安民心,岂有不可守之理。又曰:城坚且高,楼橹诚未备,然所以守不在此,濠河惟樊家冈一带以禁地不许开之,诚为浅狭,然可以精兵强弩据也。一方面积极备战,开始修筑补强防御工程。自就任御营京城守御使的次日起加强准备各类御敌守城的兵器,据《靖康传言录》记其详情曰:治都城四壁守具,以百步法分兵备御,每壁用正兵万二千馀人……修敌楼、挂坛、安炮座、设弩床、运砖石、施燎炬、垂檑木、备火油、凡防御之具无不毕备。 从上文之记载知此时之主要抗敌设施与武器为敌楼与在敌楼上安装之火炮、床子弩、砖石、檑木及以火油为主的火攻器具,据成书於仁宗时之《武经总要》所载敌楼之制为:敌楼,前高七尺後五尺,每间阔一步深一丈,其棚上下约容二十人,若城越阔则越深。上施搭头木,中设双柱,下施地 乃前出三尺,常法一间二柱,此用四柱已备矢石所催。

其述火炮之用曰:火炮,凡中之利器也……上施火毬、火鸡、火枪以放之。 其录床子弩多种,可发射各类箭矢以攻敌,现以三弓床子弩为代表介绍之如下:三弓床弩,前二弓後一弓,世亦名八牛弩,张十及百许人……三弩并射及三百大步,其箭皆可失火药用之,轻重以弩力为准。 其述檑木及类似之兵器有多种,现以夜叉檑为代表介绍如下:夜叉檑一名留客住,用溼榆木长一丈许径一尺,周回施逆须,出木五寸,两端安轮脚,轮径二尺,以铁索绞车放下复收并以击攻城蚁附著。 靖康元年正月初七(癸酉日),金兵正式开始攻城,首先攻西水门,李纲率军誓死抵抗,战况十分激烈,据《传言录》记曰:是夕(癸酉),金人攻西水门(一说宣泽门),以小船数十之顺汴流相继而下,余(李纲)临域捍御,募敢死士二千人列布於城下,待船至即以长钩搭就岸投石碎之。又於中流安顿叉木及运蔡京家假山石叠门道间,就水中斩获百馀人,自初夜防守至旦,始保无虞。 终於暂退金兵,而所提及之主要兵器除取自蔡京家的山石外,仅为简单的长钩(种类有钩竿、飞钩等)及叉木(又名叉竿)。金兵攻西水门不下,继之又分兵进攻新城之酸枣门及陈桥、封邱、卫州、开远、通天、景阳等各处城门,战况激烈,然皆被李纲率守军击退。见《长编》记通天景阳门一带之战况曰:乙亥(九日),李纲方入对,外报虏攻通天景阳门一带甚急,上命纲督将士捍御,纲乞禁卫班直善射者千人以从。虏方渡濠,以云梯攻城,班直乘城射之,皆应弦而倒。将士无不贾勇,近者以手炮、檑木击之,远者以神臂弓射之,又远者以床子弩、坐炮及之,而金虏有乘筏渡濠而溺者,有登梯而坠者,有中矢石而踣者甚众。又募壮士数百人缒城而下烧云梯数十座,斩获酋首数十级。虏又攻陈桥、封邱、卫州等门……纲登城督战……自卯至未申间杀贼凡数千乃退,五泰军节度使何灌死之。 在此役中除了使用前已述及之箭矢、檑木、床子弩等兵器外,另有手炮(当为兵士可手执已发射的小型炮)、坐炮(当为安置在敌楼上或炮座上的炮、据《武经总要》一书所录当时安置在炮座上的炮种类颇多,现举其中之行炮车图列之)以及神臂弓(又名神臂弩)等,其创造过程及构造据《宋会要》一书记曰:(神宗)熙宁元年(1068)十二月二十二日,入内副都知张若水进所造神臂弓。初民李宏献此弓,其实弩也。以厌(山桑木)为身,檀为弰,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解索扎丝为弦,弩身通长三尺有二寸,两弭各长九寸有二分,两闪各长一尺一寸七分,弝长四寸,通长四尺五寸八分,弦长二尺五寸。抗敌战事虽尚称顺利,但怯懦的钦宗无守土之心,竟一再遣使至金营求和,并免除李纲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的职位,後经太学生(以陈东为首)及京师百姓不断伏阙上书,才再用之。此时的宋、金之间,和战不定,而金兵仍围城未退,双方时有冲突,如《长编》记二月六日(壬寅日,《东都事略》一书则记此事发生於前一日之辛丑日),宋军以霹雳炮攻击来袭之金军曰:壬寅(《三朝北盟会编》记此日为二月六日)……是夕李纲宿咸丰门,以金人进兵门外治攻具故也。先是,蔡懋号令将士,金人近城不得辄施,故有引炮及床子弩者皆杖之,将士愤怨。纲既登城,令施放自便,能中贼者厚赏,夜发霹雳炮以击之,军皆惊呼。 此次攻击所用之霹雳炮据《人间巧艺》一书记其构造及使用方法为:用一截厚纸管,上端装硫磺和石灰,下端装火药,使用时点著火药,霹雳一声,纸管弹向敌阵,跟著上端的硫磺也著火了,纸管破裂,内部之石灰等有毒物则四散以伤敌。此时之金军眼见汴京城防守尚称坚固,又有远较金兵优良的兵器,已无必胜之心,乃充分利用钦宗庸懦的个性,除要求大量的金银为议和之条件外,并要宋廷割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中山(今河北定县)、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三镇予今,钦宗不得已下诏允之。至二月底,一则勤王兵渐集京师附近,再则金帅斡离不(宗望)已获钦宗割三镇之诏书,乃撤围而退,汴京暂时转危为安。而李纲也因主战而再被罢职而去。 第二次汴京攻防战 当金东路兵(以斡离不为帅)攻汴京时,西路军(以粘罕为帅)正围攻太原府,当东路军攻汴京破宋廷输大量金银以议和之消息传至西路军中时,贪婪的西路军统帅粘罕(宗翰)亦遣使向宋廷需索金银。此时的宋廷一则因勤王军四集,再则朝中主战气氛浓厚,三则金银亦已搜刮殆尽,遂拒绝了粘罕之要求,拘禁其使,并悔允割三镇,且遣河东宣抚使统兵十七万,又令河东义勇禁兵五万联兵赴太原支援抗金。惜统帅用兵不当,不但援兵惨败,且因而导致太原的失陷,据南宋名臣陈规评之曰: 河东宣抚使统兵十七万以援太原,又招河东义勇禁兵五万,共二十二万,皆败绩,至太原陷於敌,非兵不多,盖用兵之失也。   太原失陷後,西路金军势如破竹,於十一月十三至十五日顺利尽渡黄河已抵京城外围,而东路斡离不军於此时亦已再度兵临汴京城下,两路金军合一,自二十三日起展开了为期近一个月(自靖康元年,1126 ,十一月二十五日至闰十一月二十三日城破)的第二次汴京攻防战役。   斡离不军首先於二十五日火攻南薰、陈水、固子、万胜、西水、封丘等十一门,又於二十七日进攻东水门,因见有部份勤王兵室,且宋军抵抗坚强,乃采边谈边打的策略,一面遣萧庆、撤离母等至汴京城议和,以松懈宋廷之防御,一面仍积极准备下一波之攻城行动,令军中赶制习自宋人的攻城利器如云梯、火梯、编桥、鹅车洞子等。至闰十一月初一斡离不军进攻善利门,初二日粘罕军亦抵汴京城下与斡离不会合攻城。此後数日,金兵攻城甚急,然宋守城军仍极力抗拒,颇有作为。如刘延庆於六日(丁酉)成功的阻止了金军对汴京东半部的攻势,见史书记其事曰: 丁酉(六日),敌初至即力攻东壁,刘延庆练边事,措置颇有法,遇夜即城下积草数百石爇火以警,时有议置九牛炮者,虽磑磨皆可施,於东壁用之,尝碎其云梯……敌知东壁不可攻,於是过南壁以洞子自蔽。   在此役中宋军所用主要兵器为九牛炮,既为一可以发射石制「磑磨」为弹的炮,其体积想必十分巨大,惜其形体与构造已不得而知。而文中所提及为金军攻城利器之一的洞子,又名鹅车洞子,为一种下设车轮,上覆牛皮,形状如活动房屋的攻城掩体,亦为习自宋人之兵器,原名尖头木驴,据《靖康纪闻》一书记其构造及功能曰: 洞子可以沼道可以攻城而上。用车轮推行,其状如峻屋,上锐下阔,人往来期间节次续之,殆有长数十丈者。上用生铁裹,内用溼毡,矢石灰火皆不能入。   而当时的宋军为了保家卫国并研发出了破解洞子之法,其法曰: 兵法之御洞子用铁蒺藜垂下而勾之。其法以熟铁阔径寸,长一尺二寸四条纵横不如蒺藜行,鎔生铁灌入其中央重十五斤,安其鼻连环掷勾讫,以辘轤拘上洞子,若洞子皮并泥勾不著即举速放火炬灌油烧之。   再若金兵以洞子为蔽体穿地道攻城,则宋兵以穿井法以破之,其法曰: 於地道上直下穿井以待之,积薪草安井中加火薰之,或有用火炮缚於其中则敌自焦灼,又有用游火者以铁勾盛火加脂蜡毒药悬缒下烧薰穴中攻城人。又有用燕尾炬者,缚草分为两歧如燕尾状,以油蜡灌之,从高垂下骑洞子烧之,此御洞子法也。 在上述宋军所用以破金兵攻城利器洞子所用兵器中,特别值得介绍的为铁蒺藜与脂蜡毒药,蒺藜唯一传自边疆民族的兵器,唯一种钉刺状的兵器,种类与外型颇多。而此处为破坏外覆坚硬皮革的洞子,宋军改以宽一寸长一尺二寸的铁条纵横组成蒺藜状,且灌入十五斤的生铁液并句串起来掷向洞子,对洞子的破坏力自是十分可观。而结合脂蜡与毒药成为攻击地道中敌人武器的技术,北宋至迟到仁宗时已发展成熟。据由丁度、曾公亮奉仁宗敕令所编写的武备专书《武经总要》一书中即载有专用以对付由地道入侵者的火药武器霹雳火毬与烟毬。 前者其制作方法为: 用乾竹两三节,径一寸半没有烈罅者,存节物加穿透,再用簿如铁钱的瓷片三十片和火药三四斤包裹在竹径外成毬。 後者制法为: 用三斤配好的火药外面先用黄蒿(艾草的一种)包裹成重约一斤之药毬,再厚厚的傅以黄蜡、沥青、炭末等混合而成的油泥乾後即成。   以上两种武器中所用之火药,其主要目的在薰灼自地道中来犯的敌人,故其配方中硝石所占比例较今日之黑色火药为低。据《武经总要》载其火药配方为: 硫磺一十五两 焰硝一斤十四两 草乌头五两 芭豆五两 狼毒五两 桐油二两半 小油二两半 木炭末五两 沥青二两半 砒霜二两 黄蜡一两 竹茹一两一分 麻茹一两一分。   从上述配方中得知其中硝石只占约50%,故其爆炸力不强,而成份中的草乌头、芭豆、狼毒、砒霜皆为有毒之物,充分证明此类武器以薰灼敌人为主的特殊功能。 战争进行至八日(己亥日),又有宋将姚友仲选锐卒下临,分布弩炮。又於城上缚虚棚(又名绪棚),士众山之箭下如雨,桥不能寸进,乃弃去。   此处宋军所用守城退敌之武器首为虚棚,分排搭绪棚与不排搭绪棚两种,是一种四面覆盖有皮制外套的作战兵器,可移动,外可御敌人箭矢火攻,内可藏武器及士兵以攻敌,下有车轮可随需要移动,为宋军城池攻防战中之重要武器。次为弩炮(已见前述)。而宋代的城池上皆建有专备发射弓弩以抗敌的弩台。又据《宣和守城录》一书记载为了抵抗与破坏金兵为攻城而造之云梯、火梯、编桥等,有人向宋军献上一种特制的撞竿,其构造及用法史书记之曰: 撞竿用大木长可数丈者,又用横木数十串穿两下留手把处可以致力。头以铁裹或安以大锥枪或安以拖叉钩头皆可也,每一楼桥子上常置撞竿三两条,俟其火梯云梯至城下则徐应之,不必惊扰,既撞定梯桥则众手用铁钩钩定,进不可前退不可却,则火zx梯桥亦坏,人亦坠地矣! 宋军在此役中以上述武器为主火焚了金兵之火梯、云梯、编桥及鹅车洞子等凡数十座,使金兵无功而退。   至十日(癸卯日),姚友仲再度利用特殊设计的防御设备「拐子城」成功的阻止了金兵对汴京城的攻势。拐子城为一种在已有的城楼上加装特殊设计以加强其防御的措施。是姚友仲针对当时汴京城中守兵太少「可用者为卫士三万」,兼又「十失五六」的实际状况而设计改良的一种用兵少而效力高的抗敌城楼,据《长编》一书记其详情曰: 又姚友仲措置南北拐子城……姚友仲於南北拐子城上别造两圆门,计拓马面三十步许,砖砌成,中间开一小圆门,干戈板闸下如城门法四面置女墙,迎敌皆自圆门出,万一敌兵厚重则圆门放下干戈板,又是拐子城也……通津门两拐子城正是守敌处,守御有方终不可破,皆姚友仲力。   又记拐子城之守御特色及其所用主要兵器曰: 凡守拐子城法务要人少肃静可以应敌。除两廊每门两人守水路空板外钥匙,敌楼上虚棚凡三层正是受敌处。每门不得过十五人。弓弩鎗刀御手相间分作三番,昼夜轮转更其劳役使得休息。万一敌人不测侵犯,自有备御兵法,陷马坑长五尺阔一丈深五尺,坑中须埋鹿角木、鎗、竹签,其坑似乎亚字相连状如钩锁,以茨草及细土覆其上。   此次利用拐子城抗敌的战役中,除了利用虚棚及设弓弩鎗刀斧等兵器外,特别针对金兵主力为骑兵的特色,设置内放尖锐具刺伤力兵器的陷马坑。陷马坑一般的结构为「坑长五尺阔三尺深四尺」,坑中所置之鹿角木、枪、竹签皆须先用火烤使其坚硬,「其坑排如十(或亚)字」,上覆乾草或上种草苗以掩蔽之。 除了上述各战役中所使用的兵器外,北宋抗金战役中还有一项主要的兵器,即当时城池攻防战中的主要武器「炮」(又名抛石机),据《续资治通鉴》一书曾载,金兵第二次攻汴京前,宋军时曾有「炮五百馀座在郊外」未能撤入城中,後皆为金军所得,足证宋军中使用之炮数量甚多。按《避戎夜话》一书言金兵拥有七稍、两稍、三稍、旋风,虎蹲等炮为攻城之具,而上述各炮皆见於仁宗时编修之《武经总要》一书中,足证皆得自宋军所弃。   上述图中单梢炮「凡一炮以四十人拽,一人定放」,可射五十步以上距离,射石重二十斤。 双梢炮「凡一炮百仁拽,一人定放」,可射八十步以上距离,射石重二十五斤。 五捎炮「凡一炮百五十七人拽,二人定放」,可射五十步以上距离,射石重七八十斤。 七捎炮「凡一炮二百五十人拽,二人定放」,可射五十步以上距离,射石重九十斤至百斤。 旋风炮「凡一炮五十人拽,一人定放」,可射五十步以上距离,射石重三斤。   此炮体型较轻,且安装不需炮座,只需将其炮柱埋於地中即可发射,守城时且可於城上战棚左右放置,亦可由炮手手执之以射敌。 虎蹲炮「凡一炮用七十人拽,一人定放」,可射五十步以上距离,射石重十二斤以上。   以上诸炮皆可同时发射火毬、火鸡、火禽、火枪等内实火药的兵器。   战争进行至十日(靖康元年,1126 ,闰十一月)以後,金军为早日攻下汴京,一方面加紧各项攻城之准备,大量制造攻城利器,且分,一方面假意谈和批计诱宋廷王公大臣至金营扣押之以弱宋势。此时钦宗虽有心守城,数次亲临城楼督战,亦曾遣专使赴地方召诸道派兵勤王,然而在援军不至,万般无奈下,糊涂的钦宗竟误信妖道郭京之言,将亟亟可危的京城防务交给了郭京,而郭京竟临危弃城而逃,终使金兵蜂涌登城,汴京城於丙辰(二十三)日失陷,北宋灭亡。见史书记其详细经过曰: 京师被围,朝廷急於命将,有郭京者军中一老会员,京师盛传(京)用六甲兵法可以生擒二酋,其法用兵七千七百七十人,(京)尝自试於内,朝廷深信不疑,赐以金绘数万计使自募兵,恩数备至,人皆呼为郭相公。 乙卯(二十二日)何木屡趣郭京出师,京徙期再三,曰:非至危急吾师不出,丙辰(二十三日)大风雪,京乃令守御者悉下城,毋得窃窥,因大启宣化门出攻金军,京与张叔夜坐城楼上,金人分四翼噪而前,京兵败走堕死於护龙河,城门急闭,京向叔夜曰:须自下作法。因下城引余众南遁,金人遂登城。众皆披靡,四壁兵皆溃,金人入南薰诸门……城遂破。 从上述两次汴京攻防战的说明中,明白的显示出在第一次金军攻城时,北宋兵器在水准上虽不如神宗以前精良,但在对付新兴的金兵攻势上仍颇具制敌之功效,尤其是内实火药的霹雳炮、火箭及力大而射远的神臂弓、床子弩等皆为金人所无,故而能数次重创金兵,适度的打消了金人灭宋的野心,成功的保住了汴京城。然而,至金兵第二次攻城时,一则由於宋廷处置失当,未能及时做好防御准备,致使大批军械为金兵所获,如《长编》所载「时有炮五百馀座在郊外皆弃不取……至是反为敌用」,再则新兴的金军在稍早(九月)破宋太原城一役中已创制了不少有利的攻城利器,如《续资治通鉴》一书记曰: 九月丙寅,金人破太原府……宗翰(粘罕)又为填濠之法,先用洞子下置车转轮上安巨木,状似屋形,以生牛皮缦上裹以铁叶,人在其内推而行之,节次行之,节次以续凡五十馀辆。宗翰又为车如鹅形,下亦用车轮冠以皮铁使数百人推行欲上城……。   同时亦自第一次攻城时得到宋军所用之火药武器,并习得其使用技术。又大量制造攻城用的云梯、编桥、濠桥、鹅车洞子等攻城利器,因此,北宋在失去了武器上的仗持与优势之後,钦宗与部份昏庸的朝臣在荒乱之中竟将守城希望寄托在天兵神将上,终致自取灭亡。亦足证在关键的战役中,保持军器上的优势仍为稳定军心,争取最後胜利的必备条件之一。 结论 总之,由於兵器为战争专用的工具,因此兵器研制技术之发展与传播,其最大的推动力仍为战争时的迫切需求。从两次汴京攻防战的史料记载中可以发现,由於宋、金双方在武器研制技术与性能上的互为消长,是决定双方胜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再一次说明了「实用」是推动我国各类技术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蜜蜡vxr 2017-4-25 09:13:44
我也在努力中
b8ea1e6d45e4de8917d0e954890422b4.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手机版|小黑屋|九艺游戏动画论坛 ( 津ICP备2022000452号-1 )

GMT+8, 2024-3-29 06:46 , Processed in 0.0863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