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 245

[创意策划] 动画是学日本的好,还是美国的好?这位大佬的答案很惊人 [复制链接]

九艺网 2020-12-9 18:51:5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v2-1924aac1c96892eb376f99bf7b1fd208_b.jpg


翻译/思考姬
编辑/彼方

从自身起源的角度上来说,日式主流商业动画独特的魅力与特征是什么?它产生的审美源头是什么?
这是包括学术界在内的,许多学者以及从业者都一直在讨论与探究的话题。另一方面,相信很多日式动画爱好者也经常扪心自问。
学术趴的后台也经常收到这样的提问。
近期,编辑部内无意间寻得的一份资料,也许能给予这个问题一个关键视点。这份资料,就是20年前,日本动画元老级人物——大冢康生(“冢”通“塚”)的一份演讲稿。

v2-8d6c389eece40e62615a3fae5f0a3d96_720w.jpg
大冢康生年轻时期



大塚康生(1931年7月11日 - ),日本动画师,角色设计师,东映动画的第一期员工。在东映动画时期,他曾作为宫崎骏的直接上司对其进行了教育指导。

v2-138e5e5ed632bd52999b59765bc5d50d_720w.jpg
宫崎骏(左一)与大冢康生(左二)的合影



大冢康生一直活跃于第一线,与宫崎骏、高畑勋组合陆续创作了《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鲁邦三世》《熊猫家族》《未来少年柯南》《小麻烦千惠》等知名动画作品。
v2-bfa005eb51508145c449f78bdff0048e_720w.jpg
《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



v2-318ee9a46e441596fde0a0795452cce2_720w.jpg
《未来少年柯南》


以下则是他的部分代表作——
  • 白蛇传(1958年) 动画、第二原画、第一原画
  • 西游记(1960年) 原画
  • 太阳王子 霍尔斯的大冒险(1968年) 作画监督
  • 鲁邦三世 pilot film(1969年) 原画
  • 未来少年柯南(1978年) 作画监督

同时,受到他指导的人才还有很多,比如月冈贞夫,近藤喜文,田中敦子,贞本义行,田中达之等等。如今大冢康生虽然远离了动画一线,但他依旧在东映动画研究所、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等机构积极指导后辈。对于动画业界的一些问题,他也时不时地发表一些观察和评论。
2000年2月27日,大冢康生于日本滋贺县立近代美术馆发表了主题演讲《我对日本动画的期待》(「日本のアニメーションに期待すること」(2))。在这一次的演讲当中,他谈及了许多有关日本动画诞生时期的,非常有价值的内容。

对此我们仅节选了该演讲的前一部分——主要涉及日式动画的审美起源以及大冢康生自身对于动画本质的一些思考——进行了翻译,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以下为翻译正文>>>

——日本没有从别国获得过动画技术的「传授」

动画的原理极其单纯。
两张画,假设其中一张画了人的正脸,另一张画了人的侧脸,然后在这两张之间,连续画上2~3张画,夹入其中再翻看的话,就「动」起来了。

v2-c2a79ec1f899f0edc2b6a71c3496c1e2_b.jpg
《别对映像研出手》截图

小的时候,在学校的本子的页脚上连续画上数页,然后享受让画动起来的人我想应该不少吧…动画的原理就这么简单。所以,会画画、并且画的脸的大小一致、还能画出各种各样的动作,那这个人明天就开始自称为动画师也不过分。

通俗点说,正因为动画的原理简单,所以一看制作方法马上就能明白。大家也可以这样想:无论是哪里的工作室,都是最初认为“啊,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做出来”这样才开始制作的。

多年前我去韩国的时候,对方的动画师过来问我:

“日本是什么时候从美国那里得到了动画技术的传授的呢?”

我回答:“从没有过技术传授这回事儿。”

“那怎么可能呢”,对方并不认同我的回答。

因为动画也是一项技术嘛,总会让人觉得可以发生某种传授关系吧…并且提问者好像也在思考「学习动画的话是从日本那学好、还是从美国那里学好?」这个问题。
于是我又加了几句话这么回答他:

“因为动画的原理很简单,只要看了就可以自己随性开始制作了;关于绘画的话,从自己国家的绘画文化中探寻动画的方式,我认为比较好。”
韩国的话,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承接日本动画的外包工作,所以其实也一直在进行着实实在在的技术传授。所以韩国动画跟日本、美国的一模一样,也是情有可原的。
日本的话,从江户时代就有在灯笼上绘画,然后转动灯笼让画动起来这样的事儿了,这个我想无论是欧洲、中国、还是韩国,也应该有过类似的。

v2-020f388acd468c7b61797a7e955a472d_720w.jpg
灯笼,图源twi@02130Rinrin



然后,为了让这样的东西可以变成票房收入,近代资本主义开始试图生产它,这种生产始发于欧洲,其后在美国得到大大发展……不过,日本、中国、俄国的动画发展,我认为并不是以「技术传授」的形式进行的。这与机械工业可完全不同。

v2-82277a47c091d8b12090d6d6856ccac0_b.jpg
迪士尼动画电影《白雪公主》

赛璐璐的使用方法,只要听一听是任谁都能明白的技法。日本大正时代(1912年—1926年)的京都和东京,虽然也有过这种将画好的画剪切出来,然后再放到一起来做的个别案例,但在听到1914年美国的伊尔·赫德想到了(使用赛璐璐)这一点的消息后,那个时候日本当然也已经有赛璐璐了,大家觉得“这么做也不错”,于是(赛璐璐这种方式)才在日本很快地普及开来了。

v2-56cf7af7b5cf2503f89c23335ca87c7b_b.jpg
赛璐璐上色过程赛璐璐上色过程

并不是因为有谁去美国接受过相应的教学,所以赛璐璐的使用才在日本扎根的。明治时期在札幌大学赴任的Clark博士,和家人一起在附近滑冰的时候,吸引了一大群日本人蹲在旁边着迷地观看。然而仅仅数周之后,在札幌就开始有数家挂着「新发明·滑冰器具」牌子的店面开始卖相关商品了,这让Clark博士很是震惊……想必此前也有很多相似的案例,不过滑冰这个就是一个「一看就会了」的好例子了。

虽然难以置信,但直到东映动画之前,在纸上打孔并固定画纸用的定位尺(tap)这种工具也是没有的,而是一直用叫做「角对齐」(角合わせ)日本土方法,即将纸张的左下角一并固定起来。动画作品如《こねこのらくがき》(东映动画短片动画电影,1957年完成)《ハヌマンの冒険》(东映动画短片动画电影,1957年完成)等都是用「角对齐」这种方法进行作画的。

v2-cae779664ae9e32207b8b39d9a9c1ecc_b.jpg
电视剧《夏空》中演示的“角合わせ”

v2-63aca2eeeee69e7aeeef6dd9832975e3_720w.jpg v2-4d8929b01ad77fb32b046f8ca5d6ff16_720w.jpg
动画定位尺

动画的表演方面,日本也没有过迪士尼的「基本动画法则」这类的内容。荻下先生在去美国的时候,曾经买来一本叫做《Animated Film》的小册子,它的作者Preston Erwin Blair (美国动画师)在其中总结了所有迪士尼的动画方法,我拿到了这本书,连夜进行了翻译并把它作为教科书发放了出去。但是,按照这本书的内容去学做动画的话,那出来的结果也是迪士尼那样的动画。

美国是一个有趣的国家,就算是军队也是这样,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所以就从道理开始教学。因为人种多样,所以就会用一种任谁都可以理解的技巧来进行公示。
但是,虽说是一种原理,但它绝对不是那种普世的原理;与其说是美国的,不如说迪士尼那一套,为了看起来有趣而充斥技巧、或是“动得太多了”,与我们认知的那种“自然的演技”全然不同。

v2-f5905ccf96576c5df6d1b9cc14341d66_b.jpg
《小鹿斑比》中的动物演技

技术上来说,那本书里写着比如「挤压」「拉伸」这样,让一张长长的脸突然被压扁,亦或是「跟随」,让所有的东西都呈现出过剩的柔软动作……我把书发给大家后,问大家怎么看,果然大家都有点儿抵触。但是,迪士尼化的部分看了之后,对于「物体的运动」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参考。

v2-518cd079c46f1f0ea85a0a54bc898ee8_b.jpg
角色脸部的挤压和拉伸

最好的老师果然还是要尽力观察运动的物体与人的行为。想象一下擅长模仿名人的可乐饼先生*是怎样研究千秋直美*的,大概就能懂了。

*日本搞笑艺人,擅长模仿名人
*日本前歌手、演员

针对日本人的演技进行的思考的话,让我不禁想起大工原先生*的工作。大工原先生画的动作看起来总是,到了帅气的部分的时候就会“啪”得一下子停住。
*大工原章 ,曾负责《白蛇传》原画等工作,也是日本动画诞生期间为动画做出了很多贡献的动画师之一

v2-76ae667e9b97c6f51e9c516497179c7d_720w.jpg


帅气的jojo立



不好意思说到了技术相关的话题,不过你只要看过歌舞伎的话就能明白我说的话了。演员在做了很多动作之后,会在最后的一瞬间停住动作。这样说是有意图摆出帅气的动作也好、是一种排场和虚荣也好……另一方面在能剧里也是到了漂亮的部分就一下子停止了。

v2-ec49f1a9d56cb435492abb6e55fc9bed_b.jpg
歌舞伎表演,演员为早乙女太一

就是这种叫做招牌动作的东西,对日本人来说很重要。只想看招牌动作,过程中的其他动作都不怎么看呢,只想要看那个静止的、帅气的部分——这种心理我想我们都会有的吧。

那个时候我只是隐约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之后一点点越来越明白了,到后来就开始携带着这种要素进行(动画化)思考了。

在我们的美的意识中,似乎是有这种传统的审美的:帅气的静止,那种帅气我们总是想反复观看——这个后人真的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不过我想这正是日本动画的、日本人对于演技思考的秘密。

v2-02d0ba9d0215c1426471bfb4e69f44bd_720w.jpg


歌舞伎表演,演员为早乙女太一



就算在当时,政冈宪三先生在绘画中坚持非要全部使用全动画的做法,但无意识下突然冒出「日本人式的演技」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如何让这种做法动起来更有趣,就是之后的课题了。

但是,这绝对不是因为想要减少赛璐璐张数,节省升本下的无奈之举。

v2-1cc073ed6c0e62862b6239da77bbb20d_b.jpg
《化物语》中的动画场景

大塚康生氏講演「日本のアニメーションに期待すること」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手机版|小黑屋|九艺游戏动画论坛 ( 津ICP备2022000452号-1 )

GMT+8, 2024-3-29 17:46 , Processed in 0.08193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Discuz Team.